通常在長距離訓練課后,身體會出現疲勞、大腿酸痛無力等癥狀。這些都是我們經常遇到的現象,但是也有少數人在劇烈運動后,小便時會出現血尿,去醫院檢查。檢查后沒有其他癥狀。這個時候其實沒有必要擔心。這就是“運動血尿”,屬于正常現象。
這種現象在業余體校中比較常見,相信很多業余跑者都有過這樣的親身經歷。那么,運動性血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如何判斷和應對?
什么是血尿?
尿液樣本檢測一直是了解運動員身體狀況、監測運動負荷的重要手段。
正常人的尿液中沒有紅細胞或偶爾有紅細胞。例如,離心后的尿液中運動完增重正常嗎,如果在光學顯微鏡下每個高倍視野中有超過3個紅細胞,則可稱為血尿。正常人運動后出現的短暫性鏡下或肉眼血尿稱為運動性血尿。
輕度血尿是正常尿液顏色,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紅細胞。這種情況也稱為尿潛血陽性。該指標在運動員負荷監測中應用較多;只有較重的血尿才能用肉眼觀察到。血尿呈棕色或深棕色。
為什么會出現血尿?
運動前患有慢性隱性腎臟疾病,如尿路結石、腎小球腎炎、尿路感染等疾病。
雖然這些血尿也發生在運動后,但主要原因是過去有病理改變。對于這種血尿,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治療原發病。
運動性血尿發生在泌尿系統沒有任何病理改變的完全健康的人身上。主要原因是大量高強度運動后,腎臟通透性增加,濾過率降低,導致紅細胞溢出,形成血尿。
同時,大分子蛋白質溢出并隨尿液排出,導致尿蛋白增加。因此,血尿也伴隨有“蛋白尿”,其機制相似。
引起腎通透性增加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腎缺血缺氧。運動時,全身血液分布得到調整,腎臟血管收縮(兒茶酚胺的影響增加),腎血流量減少。
運動越劇烈,流經腎臟的血液就越少,大量的血液流向身體的活躍部位,如心臟、肺臟和肌肉,以保證劇烈運動時物質的代謝和運輸。此外,運動過程中,腎靜脈壓力升高,回流受阻,血液循環受到干擾。此時,腎小球的通透性會因缺血缺氧而增加,濾過率下降。
運動性血尿的影響因素
運動性血尿的影響因素是綜合的:
1.運動
運動員在長跑、游泳、足球等運動后,尿潛血陽性率高,排泄量大(基本上所有耐力項目都以體能為主)。體操、舉重、射箭等運動員檢測呈陽性的概率較低,排泄量也較少。
一般來說,高速、劇烈、長時間的耐力運動更容易引起血尿。其中,一定量的高強度運動對腎通透性的影響最大。因此,高強度間歇跑后可能更容易出現血尿。
2、負荷和運動強度
大負荷訓練時,當運動員開始承受較大負荷時,由于機體對負荷的不適應運動完增重正常嗎,尿潛血排出較多;堅持一段時間后,完成相同負荷時,尿潛血量減少。這是身體逐漸適應負荷的標志,也說明身體的功能得到了增強。
3.個體差異和功能狀態
人體功能狀態和對運動負荷的適應與腎通透性、尿蛋白和尿潛血排泄有關。進行定量負荷運動時,功能狀態和適應性良好時,尿蛋白排泄量會減少,恢復期會縮短;反之,功能狀態和適應性較差時,尿蛋白排泄量增多,恢復期延長。
4、環境
運動時外界溫度、海拔高度等因素對尿潛血的發生有顯著影響。低溫、高原條件下陽性率高,與寒冷或缺氧對機體和腎臟的刺激有關。環境因素導致尿潛血增多,隨著適應性的提高,這種現象會改善。
血尿和“肌紅蛋白尿”的區別
大量劇烈運動后出現深色尿液的情況并不少見。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蘇州一位小伙子與朋友比賽,連續做了180個俯臥撐,雖然他成為了最后的獲勝者。但很快就出現了全身酸痛、四肢無力、尿液呈醬油色、急性腎功能衰竭等癥狀。所幸,由于搶救及時,小伙子脫離了生命危險。
那么,這家伙有血尿嗎?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都是深色尿液,但上述情況與血尿有本質區別。它實際上是橫紋肌溶解癥引起的“肌紅蛋白尿”。
當運動負荷過大時,肌肉細胞的完整性被破壞,肌肉內容物(肌紅蛋白、肌酸激酶等)漏出,進入血液,最后隨尿液排出體外。大量肌紅蛋白常導致“醬油色尿”。
肌紅蛋白尿和血尿的機制本質上是不同的。肌紅蛋白尿的根源在于肌肉,而血尿的根源在于腎臟。它們可能同時出現,但一定要正確判斷、區分,以免延誤治療機會。因為橫紋肌溶解癥的性質往往比血尿更為關鍵(肌紅蛋白很容易堵塞腎臟,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
當出現“深色尿液”時,可以根據以下標準判斷是什么情況:
1.如果除了深色尿液外,還出現肌肉疼痛、腫脹和無力(可能會出現僵硬,甚至無法行走)等肌肉受累,并且持續惡化,很可能是橫紋肌溶解癥,最好去醫院檢查。
2、如果血液化驗指標中肌酸激酶嚴重超標(可超標數百倍,達到10000U/L以上),基本可以斷定是橫紋肌溶解癥。
3、如果后期出現少尿或無尿,說明肌紅蛋白已嚴重影響腎功能,急需治療,刻不容緩。
如何應對和預防血尿?
出現肉眼可見的輕微血尿或尿潛血指標升高后,確定無其他病理問題,即可進行正常訓練,但應減少運動量和強度。
大多數情況下,運動性血尿發生在劇烈運動后,身體沒有其他癥狀或不適。血尿的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3天,最長不超過7天。當發生血尿時,通常不需要治療。一般可以通過減輕運動負荷和休息來自然恢復。
如果經常出現血尿,并且排除了病理問題,則說明周期性運動量過大,需要給身體足夠的時間恢復(一般需要幾個月)。你可以慢跑。跑步量建議以正常訓練量為準。 20%。
血尿的預防主要在于運動負荷的控制。
訓練和比賽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增加跑步量應在充分適應前期訓練的基礎上,增加運動量的同時要控制強度,不宜過高;不建議過于頻繁地進行大量運動。高強度運動(如連續參加比賽、頻繁間歇跑、乳酸閾跑等)提倡大小負荷交替。
本文原創于98pao
文章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