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中藥養生茶推薦
中醫藥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智慧的結晶。為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保健養生、身心調節等領域的重要作用和治未病、養生保健的獨特優勢,讓“一杯健康”每天喝茶,健康生活每一天”成為日常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威海市衛健委、威海市中醫藥管理局組織中醫藥專家制定了“天天喝茶,健康生活”的養生養生法。每天一杯養生茶,增強體質,有幫助《你的健康》根據威海四個季節的健康特點和規律。請根據自己的體質使用。
1、春雨驚春,清谷
“陽春三月,這里是法塵。”春屬五行木,對應五臟中的肝。春天,陽氣漸盛,萬物生長。春季養生要順“命”,調動機體元氣。調整心態、情緒,與春天開朗,體內的陽氣也會隨著花兒的綻放而慢慢增長。因此,應注意舒達肝氣忌怒,滋養脾胃,防止肝郁。肝氣舒暢,則身體順利;肝氣舒暢,則身體順利;肝氣不舒,則身體呆滯,出現偏頭痛、嘆氣、喜怒無常、腹脹、消化不良、大便不調、月經不調等。因此,春季養生疏肝很重要。同時,要遵循春季捂熱的原則,避免受涼,預防感冒。
(一)春蓋茶
組成:防風3克,干姜5克,炙甘草3克,紅糖、紅茶適量。
功效:溫經散寒,用于早春感冒、預防流行性感冒。
用法:用開水代茶沖泡。
適宜人群:適合怕冷、容易感冒的人。
(2)春眠茶
組成:陳皮5克,紅景天10克,綠茶適量。
功效:醒腦、提神。可用于防止春季生發陽氣衰弱,防止疲勞、困倦。
用法:用開水代茶沖泡。
適宜人群:適合春季感到疲倦、困倦的人。
(3)枸杞茶
組成:枸杞10克,菊花6克,蜂蜜適量。
功效:具有明目清肝、疏肝解郁的功效。枸杞具有滋補肝腎、明目、滋陰的功效。對于眼睛酸痛、疲勞、近視加深等有很大幫助。
用法:用溫水或沸水沖泡即可。
適宜人群:眼睛干澀、疲勞、長期使用電腦的人、肝腎陰虛的人。
注意:枸杞性寒,脾胃虛弱或陽虛的人不宜吃枸杞。
(4)決明子茶
組成:炒決明子15克。
功效:決明子能清肝明目、潤腸降壓。便秘的人也可以飯后喝養生茶,對治療便秘很有效果。
用法:將決明子15克炒熟,泡茶直接飲用,直至茶色無色。
適宜人群:適合平時脾氣暴躁、大便干燥、便秘的人。
注意:決明子性微寒。胃寒、大便稀的人不宜喝此茶。孕婦不宜喝此茶。
(5)玫瑰花茶
材料:紅糖、蜂蜜、玫瑰花各適量。
功效:清肝明目。還具有降火、解毒、清熱、消腫的作用。能有效排除體內毒素,增強抵抗力。
用法:干花瓣一茶匙,用一杯開水沖泡,小火煮十分鐘左右;可以加紅糖或者蜂蜜來喝。
2、夏季芒芒畢露,夏季炎熱。
“夏三月,此謂返修。”天地之氣相交,萬物欣欣向榮。我夜臥早起,在陽光下貪得無厭。夏季是陽氣旺盛的季節,氣候炎熱,生機盎然。這是新陳代謝的時期。陽氣外發,陰氣內藏。體表的氣血運行也相應旺盛、活躍。夏季養生重在調整心理,保持愉快穩定的情緒,避免大悲大喜,以免火上澆油、火上澆油。
(一)防暑茶
組成:廣藿香3克,山楂10克,荷葉3克,陳皮3克,烏梅5克,綠茶適量。
功效:醒脾祛熱,用于夏季預防中暑。
用法:用開水代茶沖泡。
適宜人群:適合夏季炎熱高溫作業、易中暑體質者。
(2)祛濕健脾茶
組成:薏米3克,小豆3克,山楂2克,陳皮2克。
功效:健脾祛濕,養胃生津。
用法:用開水沖泡代茶飲用。
適合人群:夏季脾胃濕盛引起的疲勞、食欲不振。
(3)烏梅陳皮甘草茶
組成:黑梅3克,陳皮3克,甘草2克,山楂2克。
功效:清熱生津,開胃祛濕。
用法:用開水沖泡代茶飲用。
適宜人群:適用于夏季炎熱時脾胃濕盛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脹、惡心嘔吐等。
(4)雙花茶
組成:金銀花15克,白菊花12克。
功效:清目明目,清熱解毒。
用法:將藥物放入保溫瓶中,加適量開水浸泡,加蓋燜10分鐘以上,勤飲,一日內喝完。
適宜人群:風熱頭痛腦脹、咽喉腫痛不適、惡寒發熱、無汗、全身酸痛的人,此為輕度病毒性感冒。
3、秋露秋霜
“秋三月,此謂蓉平。”秋在五行中屬金,對應五臟中的肺。肺部是“嬌嫩”的。秋季氣候干燥,會對肺部造成損害。肺氣虛,就會降低人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力,容易引發疾病。因此,秋季養生重在養肺,從潤燥、滋陰、潤肺入手。同時要針對秋熱(秋虎)的燥和秋的涼。根據不同的干燥類型進行調整。養生保健,而由于秋季是肺功能的高峰期,因此養肺者也需要平衡身體,同時也要適當加強肝、心、脾、胃的保養。
(1)清涼舒緩的茶
組成:金銀花3克,胖達大海1片,麥冬5克,木蝴蝶2克,白茶適量。
功效:清潤潤喉,適合初秋炎熱干燥的天氣。
用法:用開水代茶沖泡。
適宜人群:適合秋季咽干、咽痛、燥熱體質的人群。
(2)溫補肺茶
組成:黃芪5克,大棗2枚,玉竹3克,桑葉3克,紅茶適量。
功效:味甘、溫潤,適合深秋干燥的天氣。
用法:用開水代茶沖泡。
適宜人群:適合秋后風寒引起的干咳人群。
(3)清咽止咳茶
組成:薄荷6克,沙參、沙參各9克,生甘草4克。
功效:辛涼,潤肺潤燥止咳。
用法:先將薄荷放入保溫瓶中,將適量沙參、根莖、甘草加水煎煮15分鐘,待沸騰后倒入瓶中,蓋上小火煮10分鐘,頻頻飲用茶。
適宜人群:秋季感覺涼爽干燥、干咳少痰或無痰、喉嚨干燥發癢不適、有時感到寒冷的人。
(4)蘆筍茶
組成:甘草2克,蘆筍8克,綠茶3克。
功效:滋陰潤燥,清肺生津。
用法:將甘草、蘆筍用水洗凈,放入茶杯中,加適量開水沖泡,然后蓋上杯子靜置八九分鐘,然后加入準備好的綠茶一起沖泡三分鐘。泡好的茶湯即可取出飲用。一次放入的原料可以沖泡多次。
適宜人群:咳嗽、口干、口渴的人。
注意:蘆筍味苦,性寒,體質虛寒的人不宜食用,尤其是脾胃虛弱、平時食欲不振、食后腹脹、半夜腹瀉的患者不宜食用。 。冬天。
(5)百合麥冬枸杞茶
組成:百合5克,麥冬5克,枸杞少許,綠茶一茶匙。
功效:滋陰潤肺。
使用方法:將藥物放入茶杯中,加入200毫升熱水,蓋上蓋子浸泡15-20分鐘養生茶,直至藥香散發出來。
(6)神平鶯秋飲
組成:遠志2克,山茱萸5克,麥冬5克,蜂蜜。
功效:安神、潤肺止咳、生津止渴。
用法:將藥物放入保溫瓶中,加適量開水浸泡,加蓋燜10分鐘以上,加適量蜂蜜,勤飲,一日內喝完。
適宜人群:疲勞、失眠、咳嗽不止的人。
(7)滋陰潤燥茶
組成:沙參3g,麥冬5g,五味子3g,桑葉3g,玉竹3g,桑葚5g。
功效:北沙參、麥冬滋陰清肺,益胃生津;桑葉、玉竹滋陰潤燥,生津止渴。桑葚滋陰補血,生津潤燥;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此方以滋陰潤燥、益氣生津為主。
用法:將藥物放入保溫瓶中,加適量開水浸泡,加蓋燜10分鐘以上,勤飲,一日內喝完。
(8)枸杞大麥茶
成分:薏米、枸杞、紅棗、冰糖水。
功效:薏米具有利尿消腫、健脾除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作用,是利尿祛濕的常用藥。薏苡仁枸杞茶養肝明目,利水祛濕。適合秋季飲用,養生保健。
用法:薏米300克,枸杞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把買來的大麥挑出雜質,用清水沖洗干凈,控水;將薏米放入鍋中,鍋中不要放油,用小火將薏米翻炒烤至薏米香氣出來,即可關火;切紅棗 將其切成兩半或切碎放入茶壺中。可以加一小把枸杞。如果喜歡甜的,可以放幾顆冰糖。然后加入炒熟的大麥,倒入開水浸泡5-10分鐘。準備好喝了。
4. 冬天下雪,冬天小大冷
“冬三月,這叫躲。”冬季五行中屬水,五臟對應腎。身體的陽氣也開始隱藏在腎水中。立冬之后,氣溫必然逐漸下降,表現為陰盛陽衰。寒氣漸增,很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 《黃帝內經》認為“冬不藏精,春則病瘟”。冬季天氣寒冷,寒冷也與腎臟有關,容易損傷腎臟的陽氣。因此,冬季養生重在補腎、護腎、御寒、養肺、養肝。腎氣充足,則氣盛,筋骨強健。腎氣不足,則陽氣衰弱,腰膝無力,易受風寒。因此,冬季注意養生,應理腎氣、養腎藏精。
(1)干姜甘草茶
組成:干姜3克,甘草3克,大棗2枚,紅茶適量。
功效:味甘,溫經散寒。用于冬季寒冷天氣。
用法:用開水代茶沖泡。
適宜人群:適合冬天怕冷、四肢冰冷的人。
(2)枸杞肉蓯蓉茶
組成:枸杞3克,大棗2枚,肉蓯蓉10克,桑葚3克。
功效:溫腎,用于冬季護腎御寒。
用法:用開水代茶沖泡。
適宜人群:適合腎陽不足、便秘、尿頻的人。
(3) 姜蘇茶
組成:生姜3克,紫蘇葉3克。
功效:具有疏散風寒、理氣和胃的作用。適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惡心嘔吐、胃痛腹脹等腸胃不適類型。
用法:生姜切細絲,紫蘇葉洗凈,用開水沖泡10分鐘,當茶飲用。每天服用兩劑,早上一劑,下午一劑。
適宜人群:胃寒、胃痛、感冒、惡心、嘔吐、腸胃不適的人。
(4)五味子茶
組成:五味子5克,綠茶,蜂蜜。
功效:振奮精神,補腎、肝。
用法:將五味子用文火炒至微焦,與綠茶一起沸水沖泡5分鐘,趁熱加入蜂蜜調勻。每日1劑,分3次溫服。
適宜人群:肝腎虧虛、精神萎靡的人。
(5)黑糖姜茶
材料:紅糖、生姜
功效: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體熱。此外,也適合宮寒、痛經的女性。
用法:紅糖、生姜切片,用開水沖泡。
適宜人群:體質虛弱、宮寒痛經的女性患者。
(六)立冬養生茶
組成:黃精、枸杞各3g。
功效:補腎益精明目,補脾益氣,潤肺滋陰。對腎虛引起的精血不足、腰膝酸軟、頭發胡須早白等疾病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對脾胃氣虛、體倦乏力、口干舌燥、食少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抗疲勞等功效,可改善肝腎虧虛、精血虧虛等引起的頭暈、視力模糊等視力減退等癥狀。
用法:將上述藥物放入水杯中,加熱水200-300毫升,蓋上小火煮15-20分鐘,溫服。
適宜人群:腰膝酸軟、腎陰虛引起的須發早白的人,以及脾胃氣虛、身體疲勞、口干少食的人。
注意:脾虛濕盛、咳嗽痰多、中寒便溏者不宜服用;感冒和發燒期間不要使用它。
(7)大寒保健茶
組成:山萸肉、肉桂各2g。
功效:補腎陽,溫脾胃,溫經,固精固脫。對脾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四肢冰涼、尿頻尿急、便溏泄瀉、遺精早泄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用法:將上述藥物放入水杯中,加熱水200-300毫升,蓋上小火煮15-20分鐘,溫服。
注意:感冒或發燒時請勿使用。
(8)陳毫姜棗飲
組成:陳皮6克,山楂6克,生姜10克,大棗3枚,枸杞10枚,五味子5枚。
功效:祛積寒、寧心固腎。
用法:將上述藥物放入水杯中,加熱水200-300毫升,蓋上小火煮15-20分鐘,溫服。
適宜人群:適合冬季飲食積滯、外感風寒所致的胃脹、腹脹、鼻塞流涕者;心腎不和所致的心悸、失眠、多汗者也可使用。 “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人也可以服用。
喝茶小貼士
中藥茶飲料是中藥用于治療疾病、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特殊中藥劑型,在醫療保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具有以下優點:
1. 飲用和準備方便
2.藥物藥效充足,療效顯著
3. 輕盈細膩,甜美平和
4、長期服用,慢慢調整
5、有病就治,無病就治
中藥代茶作用溫和、作用持久、易于長期服用。是中醫眾多保健、抗衰老方法之一。常根據癥狀選擇健康的花草茶,能補五臟、調和氣血,對延緩衰老、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