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中國絲綢之路節,創辦于1992年9月10~17日,此后每年舉辦一次。中國絲綢之路是公元2世紀時,為了通商和友好往來而開辟的一條通往中亞、西亞和歐洲的道路。節日期間,專門組織有敦煌之旅,從蘭州出發,沿祁連山麓向西,經武威、張掖、酒泉,過嘉峪關,最后到達敦煌。其行程雖僅是絲綢之路中的一小段,但所到之處,景色壯觀。屆時騎駱駝、爬沙山,中外游客同樂,富有情趣。 節日期間,專門組織有敦煌之旅,從蘭州出發,沿祁連山麓向西,經武威、張掖、酒泉,過嘉峪關,最后到達敦煌。其行程雖僅是絲綢之路中的一小段,但所到之處,景色壯觀。屆時騎駱駝、爬沙山,中外游客同樂,情趣盎然。
在高原古城蘭州舉辦這樣的節日,對活躍蘭州市場經濟,發展旅游事業有很重大的意義。節日以"開放、友誼、發展"為宗旨,集文化、旅游、商貿、科技交流為一體,把科技、經貿交流作為重頭戲。節日期間安排的各類商品展銷會、洽談會和商品街,名優土特產品薈萃,高新科技成果紛呈,給節日的蘭州增添了新的色彩和魅力。
“所到之處,景色壯觀”
從蘭州西行經烏鞘嶺就進入河西走廊的起端,嶺頂氣溫同地面相差20℃,如同進入嚴寒。跨過烏鞘嶺進入“孔道”,沿途有武威的文廟、海藏寺,到張掖可訪大佛寺,再西行就是酒泉,這是“絲綢之路”的咽喉。相傳漢將霍去病出征匈奴獲勝,駐軍河西一帶,漢武帝賜御酒10壇,霍去病將酒悉數倒在金泉之中,與眾同飲,后人遂將金泉改為酒泉。從酒泉向西行過嘉峪關,在戈壁灘上行8小時到安西,再往西南120公里就到了中外聞名的敦煌。敦煌縣南10公里即莫高窟,俗稱千佛洞,迄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是世界聞名的中國古代壁畫、塑像藝術的寶庫。窟內壁畫有4.5萬多平方米,彩塑像2000多尊,是我國最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佛教藝術的中心,僅第17洞一藏經洞就藏有從晉代到宋代的各種經書、帛畫6萬多件極其珍貴的文物。敦煌還有鳴沙山、月牙泉、白馬塔等名勝,敦煌西行80公里的戈壁灘上,即為唐詩人王維提到的 “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陽關,附近還有玉門關。據說著名的和田玉是從這里輸入中原的,故名玉門關,它是古絲綢之路的關隘,現存城垣完整,呈方形,俗稱小方盤城,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