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也叫廟市,最早見于唐代,常在寺廟節日,或以農歷規定的日期,于寺廟內或其附近舉行,故稱“廟會”。本縣廟宇種類繁多,祀奉神佛、先賢、精怪的均有,早年以敬神祈福、求子求藥、祈雨禳災為主,后來逐漸增加了“物資交流”的成分,遂演變為廟會文化與經濟貿易活動相雜糅的混合體。廟會一年一會, 日期固定不變,會期可長可短,一兩日至十數日不等。
凡廟均有“社”。敬奉該廟神靈的附近群眾組“社”,共同出資建廟、過會。“社”的范圍可跨縣越省,不受行政區域的約束。柔遠山、菩薩山等著名廟會,每會必唱秦腔大戲。規模較小的廟會則唱皮影戲或說書。香火鼎盛的廟會,收人十分可觀,已不需社內群眾出資。民國時期,華池已有懷安老爺廟、白馬菩薩山、柔遠山無量祖師廟、城壕娘娘廟等數十處著名廟會,共和國成立后,各處廟會仍繼續保留。“文化大革命”中,本縣廟宇多被毀壞,廟會停止。近年來,本縣重建廟宇活動曾一度盛行。據粗略統計,2000年底,全縣已有廟宇57處,窯殿300多處。現今比較著名的廟會達20多處,即:
二月初九,悅樂新堡天德觀廟會。
三月初一,柔遠山無量祖師廟會。
三月初三,林鎮四合臺娘娘廟會、林鎮東華池娘娘廟會、懷安染砭興隆山無量祖師廟會。
三月十五,懷安小城子圣賢廟會。
三月十八,五蛟三霄娘娘廟會、懷安廖坪水晶宮娘娘廟會。
三月二十,白馬菩薩山娘娘廟會、白馬柴砭三皇廟會。
四月初八,白馬黃岔顯神廟會。
四月二十四,五蛟關帝廟會。
五月十三,山莊老爺嶺關帝廟會、元城關帝廟會、懷安老爺廟會。
五月二十三,林鎮黃渠龍王廟會。
六月十九,五蛟劉溝岔南海觀音菩薩廟會。
七月十五,城壕娘娘廟會。
七月十八,懷安糖坊咀四娘娘廟會。
九月九,白馬麥地溝大圣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