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歷史上是河涌縱橫之地,鄉(xiāng)民常與水打交道,有時還發(fā)生水災或行船遇難等事故。因此,在民俗意識上認為水有靈性,有神主宰。所以,他們多信奉水神并建廟宇祀之。著名的有南海西廟、仁威廟、三官古廟等。
南海西廟位于今文昌路的廣州酒家北斜向附近,與東廟(即南海神廟)一樣供奉南海神。據(jù)南宋廖容《重修南海廟記》所述,東、西二廟,在天寶、元和間遣中使進香加修葺。可知西廟供奉和拜祭南海水神的習俗在當時是盛極一時的。后來,西廟毀,此俗便轉為拜祭別的水神。
建于清初如拜祭三官古廟的水官池。其廟址在泮塘五約近今之荔灣湖公園東側。廟內供奉“三官”(即“三元大帝”),尤以“水官”即洞陰大帝為主。洞陰大帝司解厄,取消災立納,近水平安之意。據(jù)鄉(xiāng)老說,昔日此地鄉(xiāng)人舉步就是行船,舟行就是生計。因此,每當農(nóng)歷十月十五日為“水官”誕辰,往廟上香之鄉(xiāng)民甚眾,敲鑼打鼓,舞獅爆仗,炷香膜拜,成為泮塘風俗景觀之一。1977年此廟被拆除。
荔灣區(qū)供奉水神的習俗保留至今的只有仁威廟,它座落在泮塘鄉(xiāng)(今龍津西路廟前街)供奉的是玄武帝君,是北方太陰之神,為龜蛇合體形象。因為北方是水位,玄武帝司水,故稱之為北帝或水神。并于農(nóng)歷三月三日為廟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