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中國運用中美乒乓運動員在日本的交往,邀請美國乒乓隊訪問中國,打破了中美之間的僵局,改善了兩國之間的關系。1972年,中國芭蕾舞團到日本演出,也推動了冰凍已久的中日邦交正常化。這是中國官方外交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和“芭蕾外交”。
今年1月27日晚上,新加坡中華總商會第二度在“春到河畔”活動上舉辦“華商之夜”,邀請鄰國商界友好前來一起團拜,濱海灣浮動舞臺上,總商會董事和會員展現了經商以外的才華,和隨同商會代表前來的鄰國表演團體同臺觀摩,通過藝術表演,揭開一場文化外交的序幕,拉近新加坡與東南亞國家華商的距離,促進實現頻密交流、充實商貿關系、分享信息的期盼,創造良好的商貿環境,建設商業合作的動力。
“華商之夜”去年首次舉辦,鄰國代表出席活動回國后,各大報章大篇幅報道,可見,各國中華總商會代表對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舉辦的“華商之夜”是支持的,對活動能夠進一步促進東南亞國家商界的對話和互動抱著正面、樂觀和積極的態度。
今年的“華商之夜”,邀請到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及內政部長張志賢為活動主賓,也獲得印度尼西亞方面大力的支持,印尼蘇北省華裔總會主席黃印華帶團前來共慶新春。印尼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員ParlindunganPurbaSH和棉蘭市工商會館副主席PerryIskandar也出席這項活動,二人的到來,表示他們重視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提供的這個交流平臺,足見印尼商界從去年的“華商之夜”中看到了促進交流、擴展商機的效果。
蘇北省印尼華裔總會文藝團和馬來西亞李勁松武舞藝術坊遠道而來,為“華商之夜”助興。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屬下的事業女性組、青年企業家聯系網、華語歌唱班及華語講演會,各小組組員原是商場大將,但在“華商之夜”,卻以迥異的姿態,展現了他們另一面的才華。
我國商人和東南亞華商的接觸范圍應該是更廣闊的。從這個意義上,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董事及屬下小組組員可以身兼“文化大使”之職,帶著自己的藝術才華到東南亞各國演出,構建交流平臺,鋪陳另一條商貿之路,和鄰國華商輪流主辦文化藝術交流,推進東南亞國家華商之間的交流,深化關系,分享信息,擴大網絡,建立商貿對話和討論。
文化外交并不是單跑道,也不是僅屬文化界所有。商人通過文化外交的渠道,建立互相賞識、產生共鳴的情誼,這種產生情誼的商業價值,將使商業關系更為牢固,更為持久。在互相欣賞的基礎下,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構筑互惠互利的商貿關系。通過軟實力促進硬實力的實際效績,共同進一步帶動互惠共贏的舞步,百花齊放是指日可待的。
我們不可小覷文化外交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