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元宵節是中國情人節嗎 為什么說元宵節是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的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游玩,元宵節賞花燈,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臺灣地區,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青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栝”、“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夜到菜園里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和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稱為行歌、踏歌。
元宵節的愛情故事
元宵節還有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陳后主是南陳最后一個皇帝。他有一妹妹被封為樂昌公主,才貌雙全,嫁給了一個叫徐德言的舍人為妻。徐德言看到南陳政治腐敗,滅之指日可待,便對樂昌公主說:以您的才貌亡國后必將落入權豪之手。到那時倘若我們姻緣未絕,如何相見?于是夫妻兩人商量,打破一面銅鏡,各執一半,作為日后重見的憑證,并約定一旦亡國,兩人離散,在正月十五日這一天,到賣鏡子的街市相見。果然,時隔不久,南陳被隋所滅,樂昌公主落入隋朝大將楊素之手。由于樂昌公主才貌絕世,頗受楊素寵愛。而她的丈夫徐德言卻顛沛流離,千里尋妻到京城,樂昌公主也日夜思念丈夫的安危。正月十五日,她派人以賣破鏡為名,到鏡市尋夫。派去的人與持破鏡的徐德言相見,將破鏡合在一起果然重圓。樂昌公主得知其夫還健在,卻無法與之相見,連日茶不思,飯不香。楊素知情后,也被他們堅貞的愛情所打動,于是,召來徐德言讓他們夫妻團回、一就是成語“破鏡重圓”的故事。
這一故事發生在元宵節,正反映了當時元宵節的熱鬧與繁華,所以,元宵節又是親人、情人相會的時節。
元宵節關于愛情的詩句
歐陽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傳統戲曲里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時相遇而一見鐘情;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定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生查子·元夕
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濕 一作:滿)
解語花·上元
宋代:周邦彥
風消絳蠟,露浥紅蓮,燈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女冠子·元夕
宋代:蔣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剔殘紅灺。但夢里隱隱,鈿車羅帕。吳箋銀粉砑。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閑話。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