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和清明節的關系 清明節與寒食節有什么關系
清明本來是一個節氣,隋唐以前,農歷三月間帶有祭祀意味的節日,其實是上巳和寒食。上巳就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魏晉以后固定為三月三。一般在上巳這天去河邊舉行袚禊儀式,即在水里洗澡,驅除舊的一年里的穢氣。《論語》所謂“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其實說的就是這個事情。到后來,就不去洗澡了,而是在河邊聚會,也就是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說的“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除了袚禊之外,上巳還有招魂的習俗,即在野外召喚祖先和親人的魂魄。
寒食傳說和介子推有關,說介子推不受祿,帶著母親逃到綿山,晉文公去找沒找到,放火燒山想逼他出來,結果把介子推和他母親一起燒死。晉文公大為后悔,于是在這天不舉火,紀年介子推。——這當然是民間傳說,不是真的。《左傳》中僅僅記載了介子推不受祿的故事,說他“隱而死”,沒說被燒死的。
事實上,現代學者一般認為,寒食節的由來是先民“換火”習俗的遺留。上古時期,為了驅除野獸、照明取暖,火塘中的火是從不熄滅的。——但不是說永遠不熄滅,到了每年三月,就要熄滅舊火,重新點燃新火,以驅除舊年災穢,除舊布新。寒食節不舉火,就是這一習俗的遺留。
所以,三月里就有了三個節日,一個是具有天文歷法意義的清明,一個是上巳,一個是寒食,這三個日子相隔得非常近。眾所周知,寒食是清明前一天,而上巳是三月三,和清明一般也就相差幾天時間。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連著有三個和祭祀有關的日子,(上巳袚禊、招魂,寒食祭奠介子推,而二十四節氣在古代都是祭祀的日子),那這么一來,這三個日子逐漸演變,就合而為一了,上巳日最早消失,到唐朝時就只有寒食和清明了。
唐朝時,家家都在寒食和清明這兩天去掃墓,然后順便在野外踏青,拿了祭奠先人的飯食,在墳前就地舉行野餐,興高采烈。這事情唐高宗就看不下去了,說你們去掃墓,那是祭奠祖先,是肅穆沉痛的事情,你們怎么還能興高采烈的舉行野餐尋歡作樂呢?還是在墳前。以后再不許在寒食清明去上墳了。(“或寒食上墓,復為歡樂,坐對松槚,曾無戚容,既玷風猷,并宜禁斷”)
從唐高宗的這個詔書里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么兩件事情:1、寒食掃墓,在唐代已經蔚為風俗,全社會都會在這天去掃墓。2、這個風俗形成不久,沒有理論依據,所以皇帝會下詔禁止。
然而一個風俗已經形成,一道行政命令哪里能禁得了。所以大家該上墳還去上墳,該野餐還去野餐。直到唐玄宗時,看看實在沒辦法了,于是順應大勢,又發了一道詔書,說:寒食節上墳這事啊,理論上是沒有依據的。但近代以來大家都這么搞,已經在社會上形成風俗了。這也是寄托對先人的哀思嘛。所以我允許大家去掃墓。但要記住,上完墳后,把祭祀的食品拿到別的地方再去吃掉,不許在墳前就興高采烈的搞野餐。(“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世相傳,浸以為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用拜掃禮于塋南門奠祭。撤饌訖,泣辭,食余于他所,不得作樂。仍編入禮典,永為常式。”)
因為寒食和清明相連,所以唐朝人掃墓活動既在寒食掃,也在清明掃。看唐人寫寒食和清明的詩,都有提到掃墓的。
再到后來,寒食這個節日也消失了,掃墓的功能就全部放到清明節一天了。
寒食節介紹: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歷冬至后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斗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后綿延兩千余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知道后來改為清明節。
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傷害,于是古人便認為火有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谷神稷的象征物違禁詞已過濾,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來的焚火節。
禁火節,后來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于是,“寒食禁火”的習俗,被后人流傳下來。漢代以前,寒食節禁火的時間較長,以一個月為期。先秦到南北朝時期,寒食節被當做重大的節日。唐朝時期也作為全國性的隆重節日。晚唐、宋以后,禁火冷食的習俗日趨淡化、消衰。久而久之,人們便講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
清明節介紹:
清明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是在冬至后的第106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一般在每年的陽歷4月5日前后。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進行農事活動。
但是,清明節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6日,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