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初對吃的要求已經從“吃飽”演變為“吃好”。面對琳瑯滿目的食物,我們怎樣才能吃得健康,同時滿足味蕾呢?
逛菜市場時避免購買四種食物
很多人喜歡逛菜市場。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食材都適合在菜市場購買,尤其是以下幾類。
1.泡菜
泡菜在腌制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產生亞硝酸鹽,但亞硝酸鹽含量并不是恒定的。會有一個先上升后下降的過程。腌制后,半個月左右即可達到高峰。此后減少。
建議吃腌菜時,要么腌制后幾小時內吃,要么等到20至30天后再吃,相對比較安全。小商販不一定有相關知識,可能會在腌制幾天后就開始出售,這大大增加了攝入過多亞硝酸鹽的風險。
同時,菜市場的泡菜腌制條件無法保證,雜菌的生長繁殖會導致微生物超標。銷售過程中,操作不當還可能導致微生物特別是致病菌的感染,增加食品安全風險。
2、干堅果
濕貨市場的干堅果通常是散裝的。如果儲存環境條件不合適,很容易吸潮。堅果吸潮后容易滋生霉菌,產生的黃曲霉毒素具有很強的致癌性。
干糧吸潮會加速腐敗,不僅影響口感,還可能造成微生物超標。此外,散裝食品隨手可得,大大增加了病原菌污染的風險,威脅人類健康。
3、紅燒熟食
紅燒熟食是人們無法抗拒的美食,在菜市場里隨處可見。
但菜市場攤販普遍衛生條件較差,沒有低溫冷藏冷凍柜或消毒滅菌設備。散裝熟食很容易滋生微生物,導致腐敗變質。
另外,小商販基本沒有接受過食品安全操作培訓,很難按照正確規范進行操作。刀具和餐具不區分生熟夏天飲食養生,很容易造成病原菌和寄生蟲的交叉污染。
4、饅頭等主食
蓬松、潔白的饅頭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商販可能會使用含鋁的泡打粉。
研究表明,鋁很容易在人體內蓄積。食用過多易導致慢性中毒,影響腦細胞發育,造成記憶力減退,并影響鐵、鈣的吸收,導致貧血、骨質疏松。
目前,國家規定禁止在油條、饅頭等面制品中使用含鋁泡打粉,但仍有新聞報道稱饅頭等主食鋁含量超標。
用硫磺熏蒸的饅頭顏色較白,但熏蒸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硫會刺激胃粘膜,破壞B族維生素,降低營養價值。
夏季飲食“三要三不要”
1、不要陷入三個“陷阱”
1.“冷”陷阱
讓你變成“冰棍臉”。當炎熱難耐時,很多人喜歡通過吃冰淇淋、雪糕等冷飲來降溫。然而,冰淇淋、冰激凌屬于高脂肪、高糖分的食品。吃得太多不僅難以消化,而且會降低食欲。
特別是冰淇淋、雪糕的溫度都在0℃以下,而人體的正常體溫在37℃左右。如此巨大的溫差會對胃腸道產生極大的刺激,容易導致胃腸血管收縮,消化液分泌減少。
如果吃冷飲過頻或過多,還會削弱胃粘膜的保護屏障功能,引起急性胃炎、腸道功能障礙等,導致厭食、消瘦,出現特征性的黃、黑臉色。醫生形象地將“冰棍”稱為“面子”。
對于冷飲,肥胖的人容易“越吃越胖”,而瘦人則容易“越吃越瘦”。這是因為肥胖者吸收功能良好,冰淇淋中的脂肪和糖分加劇了肥胖;
但瘦人通常體質較弱,或者偏食。如果吃太多冰淇淋,他們的厭食癥會變得更加嚴重,從而影響他們的營養補充。
2.“細菌”陷阱
腸炎、胃炎找上門來。夏季蔬菜、水果大量上市,但氣溫、濕度的升高也為細菌的繁殖提供了條件夏天飲食養生,而且高溫天氣會加速食物腐敗變質,使夏季成為食物中毒事件的高發季節。 。
此外,蚊子、蒼蠅和蟑螂在夏季繁殖,它們經過或停留在食物上時也會傳播有害細菌和病毒。如果人們不小心吃了這些食物,很容易患上腸炎或胃炎,還會出現其他健康損害。
因此,夏季蔬菜、水果一定要洗凈后再吃,尤其是生吃;未吃完的食物??必須妥善保存,并在再次食用前仔細檢查是否變質。
3.“美味”陷阱
對飲食的貪欲會招來疾病。啤酒、燒烤、小龍蝦……各種各樣的夏日美食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不過,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要注意飲食安全。
中醫建議夏季飲食宜清淡。因此,燒烤、田螺等美食只能偶爾吃一次,解解饞。經常食用會引起內熱、口干、便秘等現象。另外,街頭燒烤或者戶外就餐,如果不確定食物來源是否安全,最好不要食用。
水果也是夏季不可缺少的美食。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水果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后,血糖會升高。因此,本病患者食用前需仔細鑒別。
2. 維護健康三原則
1、多喝水,補充電解質。
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會出汗解暑降溫,體內水分也會流失較多。建議成年人夏季每天喝水不少于1500毫升,最好是白開水或茶;
還可以喝一些綠豆湯、酸梅湯等解暑飲料;控制啤酒和甜飲料的攝入,少吃冷飲。
需要提醒的是,腎病患者應適當控制飲水量,以免增加腎臟負擔;體質偏寒的人應適當減少綠豆湯的攝入量。
同時,可以通過吃西瓜等富含水分的食物來增加水分的攝入量,但要注意不要吃得過多,否則容易對脾胃功能造成損害。
人體內的礦物質會通過汗液流失,所以夏天在補充水分的同時,還需要注意維持體內的電解質平衡。
比如吃海帶、香蕉等食物來補充鉀;在500毫升飲用水中加入1克鹽,可以補充鈉。
2、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夏季天氣炎熱,內火不易排出。如果飲食油膩、甜、肉、辣,就會加重內火,引起便秘、口舌生瘡等。
建議適當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量,多吃苦味食物以及疏熱、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可以選擇含水量較高的食物,如綠色蔬菜、水果。油菜、芹菜、苦瓜、絲瓜等蔬菜,西瓜、桃子、荔枝等水果都是不錯的選擇。
北方有句諺語:“冬至餃子夏至面”。天氣炎熱時,吃一些冷面不僅可以解暑,還能消暑、刺激食欲。中醫有“冬吃蘿卜,夏吃姜”的說法。適量吃些生姜,可以增進食欲,生陽氣,起到夏季保健的作用。
3、注意祛濕、保證衛生
中醫認為,夏季以濕為主,人體容易出現舌胖、便溏、丘疹、四肢無力等癥狀。夏季建議選擇具有除濕作用的食物,如紅豆、薏米、生姜、冬瓜等。
由于天氣炎熱容易滋生細菌,食物腐敗加速,一旦出現腸胃不適、腹瀉、嘔吐、發燒、頭暈等癥狀,應及時就醫。外出就餐時,小心食用涼菜、腌料熟食等食物,進食前務必確認食品衛生。
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要注意飲食控制和食物選擇。相對而言,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和代謝功能較弱。他們不應該吃得過多,尤其是在夏天。他們應該少食多餐,少食多餐,食物多樣化。血糖高的人還應注意含糖食物的攝入。
夏季“六注意四吃”護腦
1.謹慎使用空調
當室外溫度很高時,如果突然進入溫度較低的空調房間,人體上的血管會迅速而廣泛地收縮,血壓會劇烈波動,可能會誘發中風。
不管天氣多熱,空調溫度都不宜開得太低。溫度應在 26°C 左右,不低于 20°C。
2.小??心冷飲
高溫導致失水較多,血液濃縮,血容量不足,重要器官供血減少,可誘發中風。建議多喝溫水,少喝冰飲。
3.注意飲食
控制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避免大量吃魚、肉和飲酒。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如西紅柿、綠色蔬菜、蘋果。適量食用黑木耳和燕麥有助于降低血液粘度。
4.小心發脾氣
炎熱的夏季,火氣非常旺盛,人們容易出現焦慮、憤怒的情緒,這是引發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天越熱,越不煩躁,而是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一切。學會釋放心理壓力,不要總是一副悲傷的樣子。
5、謹防盲目鍛煉
炎熱天氣盲目鍛煉,很容易引發心腦血管意外。運動的最佳時間是早上5點至6點或晚上8點以后,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時間控制在1小時左右。
6、注意不要熬夜
夏天,晚上很容易失眠,白天也很困。建議晚上10:30之前睡覺,避免長時間看電視或玩手機。每天最好小睡半個小時。此時血壓下降、心率減慢,可以保護心臟和大腦。
適當攝入以下四種食物或營養素,可以幫助你平安度過夏季。
1.葛根。將葛根研末曬干,每日早晨取50克入湯;或用葛根150克,粳米100克煮粥。葛根含有黃酮類物質,能擴張腦血管,改善腦部血液循環。
2.松針。將松針陰干,每次飲開水10克。松葉含有抗氧化黃酮類化合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脂質過氧化,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
3.香蕉。香蕉含有豐富的鉀,具有抗動脈硬化、降血壓的作用。每天吃4根香蕉可以預防中風。
4、含葉酸的食物。動脈硬化引起的中風、冠心病、心肌梗死等都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密切相關。每天補充5毫克葉酸,可以將血漿中多余的半胱氨酸轉化為對人體有益的蛋氨酸,從而預防動脈硬化的發展。富含葉酸的食物有葉類蔬菜、大豆、橙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