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前,隴上著名茶鄉文縣碧口鎮清泉潺潺,滿目翠綠。淡淡的茶香隨著輕云細霧,在一條條山溝的茶園里彌漫擴散。
3月31日,文縣第三屆采茶節在這里隆重舉行。來自四面八方的客商和游人云集這里,觀賞茶鄉美景,歡慶茶鄉節日。來自鐵樓白馬藏族鄉的白馬人載歌載舞,把偌大碧口鎮當作狂歡的舞臺,拉開了文化演出的序曲。
茶鄉的節日自然少不了“茶”這個主角。幽默詼諧的小品《趕茶節》,展示著茶農們“飲水思源,富而思進”的新生活;來自天府之國的廖氏兄弟表演的長嘴壺茶藝,更是令人嘖嘖稱奇;群口快板《隴上茶鄉好風光》,更是道不盡茶鄉的好日子。濃濃的茶藝情結,把四面八方的人們緊緊聯結在一起,他們為茶而歌唱,為茶而舞蹈,為茶而舉杯。
以茶為媒,以茶會友,自然不能不到蔥郁的茶園一游。我們驅車前往碧口鎮馬家山的高山茶園。三月的春風,像一把梳子,梳理出茶園的爛漫春色。一叢叢翠竹拔地而起,一排排大樹綻葉吐綠,一片片油菜花金黃透亮,一個個采茶姑娘臉上掛著甜蜜的笑容……三月的馬家山,五彩繽紛,風景如畫!
在馬家山村支書靳學明家里,女主人抓起新炒的嫩茶,沏上滾燙的山泉水,透明的玻璃杯中呈現出豐潤的鮮茶芽。漸漸地,清澈的杯水由淡白轉為微黃,又變成淡綠。捧起茶杯,清新的茶香撲鼻而來。輕輕呷一口茶水,微微透著甘苦的茶香流過舌尖,浸潤著心肺。
馬家山村40多戶農家,1200畝耕地全部種上了茶樹。這些年來,茶農們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紅火。自來水流進了鍋臺,照明電架到了家里,鄉村道路延伸到了村頭,家用電器一家賽過一家,不少人家還扒掉了毛草房,蓋起了小洋樓。坐在干凈整潔的院落里,憨厚的村支書靳學明告訴小編,他家有40畝茶園,去年僅茶葉就收入了3萬多元。現在,一家6口人過著富足的日子。
每屆采茶節的壓軸,自然是“新茶拍賣會”。每逢這時,十里八鄉的茶農紛至沓來,都想展示自家的茶葉精品。而當地的十多家茶商也是傾其所有,拿出精心采摘加工、新鮮出爐的“明前茶”,由品茶專家驗明正身。
這天下午2時許,文縣第三屆采茶節新茶拍賣會隆重開場。首先登場的1號茶身價不凡,每斤1000元起拍,5位競買者輪番舉牌,最終以3000元高價成交。緊接著,2號、3號和4號茶也分別以每斤3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價格賣出。
當拍賣師隆重推出茶中的極品———18號新茶時,圍觀的當地茶農翹首以待。這是由文縣御澤春茶業公司提供的極品“明前茶”,代表了文縣茶葉的最高水平。每斤起拍價8000元,經過競買方幾番競爭,最終以1.2萬元成交。
唱茶,游園,品鮮茶,遠方的客人陶醉在綠色的茶鄉;種茶,采葉,賣新茶,茶農們分享著豐收的甘甜,沉浸在綠茶釀造的好日子中。當然,他們也憧憬著明天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