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可以剪頭發嗎
正月不可以剪頭發。
正月剪頭發會怎么樣
1、“思舊”諧音成了“死舅”,最終以訛傳訛,成了“正月里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民間禁忌。據民國二十四年版的《掖縣志》卷二《風俗》揭出了習俗的謎底:“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發之詔于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發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正月不剃頭,原是“思舊”。即說清軍入關,強行要求漢民剃發留辮,而漢民則由于心懷故國,相約正月里不剃頭,以示不忘舊君,成為“思舊”。
2、“正月里不剃頭”,還與古代漢人對頭發的重視有關。《孝經》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古代漢人認為“頭發”是父母給的,因此自己無權“處置”自己的頭發,而頭發也被認為跟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所以古代人常束發為髻。除非一個人看破紅塵,要出家為僧為尼,才剃度,以表明自己不戀塵世的決心。而古代人不理發,也有緬懷祖宗的意味。古代人認為頭發的重要性幾乎和頭顱相等的,因此“剃發”就是“剃頭”,而今人管“剃頭”“剃發”叫成“理發”,僅是整理頭發而已,可見隨著時代的變遷,在“理發”這件事的觀念上可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3、從中醫養生角度講,正月里不理發是有其合理性的。《黃帝內經·素問》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也就是說,春天是萬物萌發、推陳出新的時節,而不應該阻止新生事物的生長。對應到頭發上,就是要讓頭發披散開來,任其自由生長,而不應該剪斷,違逆春生之氣。
正月的注意事項
1、在正月里除了不能剪頭發之外,也不能打罵孩子,因為傳統認為,如果在正月里孩子挨了罵,那么一整年就會挨罵。尤其在正月初一這一天,對孩子的態度一定要和善一些,這樣孩子才能聽話懂事,未來的一年平平穩穩。如果孩子不小心說錯了話,大人需要及時給予糾正,千萬不能言辭犀利的教育和辱罵,不然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陰影。
2、按照我國的農歷認為,正月是一年當中的的起始月份,所以在這個月凡事都要注意,尤其不能打碎碗筷,如果不小心將家里的碗筷打碎的話,要趕緊說一些吉祥的話語。因為打破東西就象征著家庭環境不完整,也會出現破財的情況,所以在這方面我們一定要多加注意。
3、在正月初五這一天,民間的習俗是吃餃子,也稱捏小人嘴,因為在包餃子的時候,都要用手捏一下才能將餃子包好,這樣也就相當于是捏小人嘴,意味著來年不被小人影響,趕走身邊的小人。
4、正月初一不能向外倒垃圾,如果在這一天把家中的垃圾向外倒出的話,就意味著將家里的財氣趕了出來,對于家庭運勢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如果家中有垃圾的話,一定要提前及時清理,不能在正月初一的時候丟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