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田游大龍,始于明代,上堡村桑姓帶頭制扎龍燈,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此后各村效仿,相沿成習。 聞名遐邇的大龍由龍頭、龍尾和一節節腰身組成,每節龍身高兩米余,龍身直徑七十厘米,長五米。歷史上最長的大龍為二百三十六節。共計一千余米長,創吉尼斯世界記錄。舉世無雙的大龍,成了姑田人的驕傲。我們稱游大龍是千萬村民的一次莊嚴而又浪漫的精神出走。
每年農歷正月十四至十六日,以村或片為組織單位,少則二三條,多則四五條。制作用主蔑扎骨架,姑田宣紙裱褙,寫上精美字畫。出游時神銃引路,配以鑼鼓、十番樂隊。家戶門前燃松明、點燈燭,鞭炮齊鳴,迎接“龍游大地”,極其壯觀。白天龍似乘云駕而飛騰;入夜龍燈明滅綽約,騰躍如翔海底。十六日上午最終游完之后,徹底燒毀,以寓意大龍的神化。所以,游龍接近尾聲的時候,抬龍的年輕人便開始放任了,他們忽左忽右,忽快忽慢地惡作劇,使得那些龍有些醉態,有些放浪形骸,表現出桀驁不馴、呼風喚雨、翻江倒海的天性。由于摩擦和碰撞,在與空氣和時間的角斗中,大龍遍體鱗傷但快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