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是為了什么 世界環境日是為什么而設立的紀念日
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由于世界范圍內的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日益嚴重,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逐漸為國際社會所關注,為了保護環境,保護人類的生存家園,因此設立世界環境日。
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的建議,規定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
世界環境日設立宗旨
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并提出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接受了該建議。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注意并采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
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這一天開展各項活動來宣傳與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每年的年初公布當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并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發表環境狀況的年度報告書。
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物種的共同家園,然而由于人類常常采取亂砍濫伐、竭澤而漁等不良發展方式,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正使生態系統滑向不可恢復的臨界點,如果地球生態系統最終發生不可挽回的惡化,人類文明所賴以存在的相對穩定的環境條件將不復存在。
世界環境日的意義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要求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來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世界環境日重要意義
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物種的共同家園,然而由于人類常常采取亂砍濫伐、竭澤而漁等不良發展方式,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正使生態系統滑向不可恢復的臨界點,如果地球生態系統最終發生不可挽回的惡化,人類文明所賴以存在的相對穩定的環境條件將不復存在。
世界環境日的意義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要求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來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破壞環境帶來的危害
1、固體廢物污染帶來的危害
固體廢物不像廢氣、廢水那樣到處遷移和擴散,必須占有大量的土地。城市固體廢物侵占土地的現象日趨嚴重,我國堆積的工業固體廢物有60億噸,生活垃圾有5億噸,預計每年有1000萬噸固體廢物無法處理而堆積在城郊或公路兩旁,幾萬公頃的土地被它們侵吞。
2、海洋污染帶來的危害
人類生產和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污染物質原子核不斷地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海洋,對海洋生物資源、海洋開發、海洋環境質量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最終又將危害人類自身。以污染最嚴重的渤海來說,由于污染已造成漁場外遷、魚群死亡、赤潮泛濫、有些灘涂養殖場荒廢、一些珍貴的海生資源正在喪失。
3、水體污染帶來的危害
水體的pH小于6.5或大于8.5時,會使水生生物受到不良影響,嚴重時造成魚蝦絕跡。水體含鹽量增高,影響工農業及生活用水的水質,用其灌溉農田會使土地鹽堿化。重金屬在工廠、礦山生產過程中隨廢水排出,進入水體后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經食物鏈的富集作用,能逐級在較高生物體內千百倍地增加含量,最終進入人體。
4、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危害
氣溫升高不單會從海洋直接吸取水分,還會從陸地吸取水分,使得內陸地區大面積干旱,從而糧食減產,飼料也同樣減產。糧食和肉類食品將面臨匱乏,直接威脅國家穩定。為食物而引起的恐慌和爭斗,將不再是落后村落中才會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