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 內則》篇詳細記載了我國先秦時期的誕生禮儀,具有為新生兒祝福和產婦驅邪的意義。連城目前流行的誕生禮儀仍然脫胎于先秦時期,不過要簡單得多。
“查八字”
嬰兒出生,父母一般都要替他請陰陽先生查“八字”,看看嬰兒的“五行”、“財星”、“文星”、“官星”、“忌犯”等等。
“三朝命名”
嬰兒出生三日為之命名,命名原則有二:一是根據姓氏中房系的排行字派;二是根據嬰兒出生年月日時“五行”情況,缺哪一“行”,則須在名字中補足,如缺“水”,則須考慮取帶“水”的名字。名字取好之后,要用紅紙寫好貼在神桌旁“天子壁上”,文曰:“經XX得(長、次、三)X男(女),敬告天地祖宗取名XX,祝曰:(寫吉兆語)。
三朝命名,嬰兒外婆家要送命名雞,還要送圍裹嬰兒用的圍裙以及內衣等。
“報喜”
嬰兒出生“廿朝”(20天)就要用120個紅蛋向外婆家報喜。外婆、舅母要另外分別給20個(至少)。
“做滿月”
這是誕生禮儀中最為隆重的一節。嬰兒出生滿月了,外婆要送風衣、毛衣、棉襖、衣服等等。這天親戚朋友都要祝賀、吃紅蛋、喜面、四七寸(即用四個“七寸”盤盛的四樣菜),第二天主人要大擺宴席。當然,大宴賓客,請吃紅蛋,只限于男孩,而且,紅蛋要任人吃,至少十只。即所謂“兩個煎、兩個曬(煮),兩個蒸潔白(糖),兩個袋里塞,兩個手上納(拿)”。這種重男輕女的習俗是先秦生男有行“對天地之禮”、生女則無。生男是“載衣之囊,載弄之璋(佩玉器)”、生女是“裁衣之錫、載弄之瓦(佩陶紡錘)”習俗的直接沿襲。
“做周歲”
嬰兒滿一周歲時要替他做周歲。這天上午要把嬰兒放在盤籃里,拿長壽老人鞋襪給嬰兒試穿,還要在嬰兒身旁放上筆墨、算盤、秤之類的東西,看嬰兒抓什么就預示嬰兒將來從事什么職業。
做周歲,又叫做“八十一”。老人滿80歲,家人不給他祝壽,是他在周歲時已做過“八十一”,再祝壽是很不吉利的。
七歲“燒紙庫”(寫字本)
孩子長至七歲就要進蒙館。是年七月七日夜,孩子要穿長衫,在當天焚香、供米桃、燒紙庫。外婆要送長衫、紙、筆、墨等。
做“十一歲”
孩子滿11歲(只有這次才滿11歲,其他壽慶男均做“齊頭”)時就要為他做十一歲。這時外婆要送雞、蛋、衣服(全套)、鞋(兩雙)、襪(兩雙)。至此,誕生禮儀的全過程才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