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雷鳥是國家的二級保護動物,也是一種比較罕見的鳥類,這種鳥能在每一個季節換一套衣服,非常地神奇。為什么雷鳥要換衣服?為什么雷鳥會換不同的衣服?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為什么雷鳥要換衣服
因為雷鳥全身羽毛能隨季節的變化而變換顏色。夏天,它身披栗褐色“夏裝”,并帶有不規則的白色及銹褐色斑紋,冬季能換上雪白的“冬裝”。因為缺乏天然屏障,雷鳥的天敵們就會對雷鳥進行追捕,而雷鳥防御能力很差,為了生存,它只能憑借著特異的羽毛,隨著周圍環境和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容易被天敵發現。影響雷鳥換羽的非生物因素是陽光。將北方的雷鳥引種到南方,光周期提前變短,換羽時間提前。
這一種怪鳥我們由于罕見,所以對于長相的了解許多人都不太清楚。巖雷鳥,主要生活于高原、雪地等氣溫低下的地區,而在中國主要分布在新疆阿爾泰山上,這里的氣溫白天能夠高到25度,而且也夜晚時經常能夠低到零下60度。晝夜溫差十分大,很少有動植物能夠在此生存。
雷鳥更像是一種雪地精靈一般,在這片天地遨游存活,其的御寒能力更是讓人佩服不已。在阿爾泰山這巖雷鳥已經進化出一整套的御寒體系,巖雷鳥身體上全都長著又厚又長的毛,就如同穿著雪地羽絨服漫步在寒冷的天地之下。
而我們所說的換裝則是因為在夏季時,天氣暖和了,巖雷鳥便會換下“羽絨服”,將自己的羽毛褪掉換成麻灰色的羽毛,也會在春秋季換成與植被相似的顏色。為何需要每一季節都要換裝呢?這是讓許多人捉摸不透的。
這是因為巖雷鳥的戰斗力較弱,遇到其他動物時,經常會被嚇到一動不動,毫無反抗之力,這樣對于狩獵者來講,無疑是一餐美食,所以尾為了能夠在此地生存下來,巖雷鳥就進化出自己的保護色,隨著季節的變化更換羽毛,將自己隱藏于環境之下,天敵難以辨認,巖雷鳥就能夠存活下來了。
雷鳥簡介
雷鳥是雞形目松雞科雷鳥屬動物的統稱,會飛。雞形目松雞科雷鳥屬動物的通稱,體長約40cm,善于奔走,飛行迅速,亦能在雪地上疾馳,但不能遠飛,類似山鶉,產于寒冷地區,是寒帶地區特有的鳥類。羽色因季節而異,而與環境一致︰冬季羽毛白色,與雪地相一致;春夏則為有橫斑的灰或褐色,以配合凍原地區的植被顏色,這是雷鳥最典型的一個特點。雷鳥與松雞科其他鳥類不同之處在于腳趾上下均有硬羽。
普通雷鳥(L. mutus)見于不列顛群島、歐洲和北美(在北美稱為巖雷鳥)。柳雷鳥(L. lagopus)也是周極分布,但屬于更北方的低地種類。白尾雷鳥(L. leucurus)見于落基山凍原,南至新墨西哥州。雷鳥在北極和高山頂上僻靜之處越冬,吃灌叢枝,剝取地衣和乾葉,并在雪堆里睡眠。雄鳥早春成群地進行求偶表演,發出刺耳的咯咯聲,然后分開,各在相鄰的巢區里進行單獨求偶表演。許多地區稱雷鳥為雪鶉,但雪鶉這一名稱最好專用于形似雷鳥的亞洲山鶉。
全世界共有4種雷鳥,中國產2種,均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北美印第安神話中,雷鳥是全能神靈化身,在空中具有攪動雷電之威力。
雷鳥由于長期在冰雪中生活,形成一系列適應凍原生境的特性,例如腿上的毛被厚而長,一直覆蓋到腳趾;腳趾周圍有很多長毛,這樣既保暖,又便于在積雪上行走而不至于下陷;鼻孔外披覆羽毛,可抵擋北極的風暴,也有利于向雪下啄取食物。雷鳥嘴粗壯而短,善挖食雪下根莖,幾乎完全吃植物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