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叫寒露節氣 寒露節氣為什么叫寒露
因為這個時候露氣寒冷,將要達到結霜的標準,故叫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寒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于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時間在公歷每年10月7日——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進入深秋,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于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結束。
露水與霜的區別:
1、狀態不同
露是空氣中水汽凝結在地物上的液態水;霜是貼近地面的空氣受地面輻射冷卻的影響而降溫到霜點 以下, 在地面或物體上凝華而成的白色冰晶。
2、形成原因不同
露的形成原因為傍晚或夜間,地面或地物由于輻射冷卻,使貼近地表面的空氣層也隨之降溫,當其溫度降到露點以下,空氣中水汽含量過飽和時,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會有水汽的凝結,如果此時的露點溫度在0℃以上,在地面或地物上就出現微小的水滴;
霜是由冰晶組成,是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到達100%時,水分從空氣中析出的現象,只有近地表的溫度低于0℃時,才會結霜。
3、水汽液化速度不同
露點(水汽液化成露的溫度)高于冰點;傍晚或夜間,地面或地物由于輻射冷卻,使貼近地表面的空氣層也隨之降溫,當其溫度降到露點以下,即空氣中水汽含量過飽和時,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會有水汽的凝結;
而霜點(水汽凝華成霜的溫度)低于冰點,傍晚或夜間,地面或地物由于輻射冷卻,使貼近地表面的空氣層也隨之降溫,當其溫度降到露點以下,即空氣中水汽含量過飽和時,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會有水汽的凝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