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早晚有什么說法
立秋在節氣中被分為早立秋和晚立秋,主要區別在于立秋到來的時間,因為每年立秋到來的時間并不固定,會在早上或者晚上到來,所以立秋便有早立秋和晚立秋的說法。然而地區不同、算法不同,對早晚立秋的定義也存在差異。
有的地方按照立秋到來的時間算起,若在12點之前為早立秋,而在12點之后則為晚立秋。
但是我們這里卻是按照月份算的,因為農歷時間不固定,陽歷時間固定,而立秋節氣到來多在陽歷6-7月份,如果立秋在農歷6月份到來為早立秋,在農歷7月份到來則為晚立秋,所以對于早立秋還是晚立秋,也是難以統一沒有一致的說法。
立秋有什么講究?
1、忌在田間走
因為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季節,也代表著收獲的季節,所以立秋節氣相關的禁忌都和秋收有關系。在云南地區有立秋當天忌在田間行走的講究,而河南、江蘇、湖北一帶,立秋日忌雷、雨、風天氣,都是認為對秋后的收成不利的。
2、忌寒食
立秋當天有啃秋瓜的習俗,也就是為了迎接秋天的到來,期盼天氣趕緊轉涼,用“啃秋”的方式來清除暑氣避免痢疾。因為立秋時節氣溫還是偏高,人體為了適應天氣的變化,新陳代謝也發生了變化,因此要注意腸胃健康。而西瓜屬于比較寒性的水果,立秋之后我們就要盡量避免吃西瓜了。
3、忌房事
關于房事方面,古人是特別講究的,而古代就有立秋當天忌房事一說法。古人認為,當天行房,不僅對男女雙方的身體影響比較大,對雙方的運勢也都會帶來負面影響。
立秋的天氣變化:
立秋節氣之后天氣的主要的變化就是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溫差較大,以及會出現秋老虎天氣。
民間有“立秋3日涼風至”的說法,但立秋后大部分地區仍以晴、陰相間的天氣為主,降雨天氣不明顯,氣溫仍可達到31-33℃,日平均氣溫仍屬偏高狀態,天氣依然“悶熱”。但是,由于早晚和午間的溫差變大,一早一晚人們的體感溫度將比前幾日偏低一些。
立秋后會出現秋老虎天氣。秋老虎是我國民間指立秋以后短期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日數約7-15天,然后天氣就會變得愈來越涼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