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處暑吃什么食物 處暑時節北方人必備的食物
1、北京吃鴨子
北京處暑的話一般是會吃鴨子的,鴨子的做法有很多種,比如白切鴨、檸檬鴨、烤鴨、百合鴨等等,北京當地人處暑的時候一般會去店里購買百合鴨食用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吃鴨肉的時候不能和兔肉、木耳還有打算一同食用的,對人體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傳統,一般處暑這天,北京人都會到店里去買處暑百合鴨等。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做法也是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核桃鴨等。北京稻香村“處暑百合鴨”選用了當季的百合、陳皮、蜂蜜、菊花等養肺生津的食材來調制老鴨,芳香可口,營養豐富。北京稻香村還為市民編撰了《24節氣食品養生手冊》,在各門店及社區進行免費發放,以更好地普及24節氣養生知識。
2、山東處暑美食豐富
一般山東在處暑這天可以吃很多美食,這些美食包括脫骨扒雞,哈爾濱紅腸,豬肉燉粉條,驢肉火燒,清蒸獅子頭,四喜丸子,麻辣小龍蝦等等,這些美食都是非常好吃的。
脫骨扒雞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屬于魯菜系。此菜體形完整,油炸均勻,酥爛脫骨,香味馥郁,鮮嫩可口,風味獨特,老幼咸宜。用利刀將活雞宰殺,治凈。將雞身涂抹上一層糖色下入熱油中炸至雞身呈金黃色撈出。將炸好的雞放入鍋內,加上調料,倒上湯,上面壓上鐵箅,燒沸后改小火慢慢燜至熟。
材料:(以100只雞重約100公斤計算)白糖1.5公斤,醬油50克,食鹽黃酒各1.5公斤,香油1公斤,花椒、大料、桂皮各20克,丁香3克,茴香、肉蔻、砂仁各15克,蔥、姜少許。其中花椒、大料、桂皮、丁香、茴香、肉蔻、砂仁,均需分別磨碎碾細,裝入細布袋內扎緊,待煮燒雞胚時入鍋用。其它配料不需加工,待煮燒雞胚時與“香料袋”同時入鍋攪勻溶化。
做法:將洗凈晾干的光雞周身均勻涂上糖色(水與糖之比為3∶1),再逐只下鍋油炸,使全身炸透,皮呈金黃色為宜,但不要炸酥,以防變形。
將油炸后的雞胚,順序排放在鍋底鐵籠子(以防燒焦)上,再將制好的“香料袋”與白糖、醬油、食鹽、黃酒、香油、蔥姜等按量入鍋,上壓鐵籠;再加適量水(雞胚稍淹沒),用旺火煮沸。然后用微火燜煮5小時左右,應隨時觀察,使肉爛骨酥,恰到好處,香味馥郁,然后起鍋。起鍋時動作要輕巧,確保雞身完整美觀,起鍋后攤涼,并刷上香油,使雞皮紅亮,雞肉香嫩脫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