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胡同曾經是北京唯一的民居形式,北京的胡同就象密密麻麻的血管扉頁在城市的每個角落。
北京到底有多少左右胡同呢?老北京人說:“有名胡同三百六,無名胡同似牛毛。”統計顯示,北京的街、巷、胡同超過6000條,直接稱為胡同的超過1300條。
在眾多的胡同中,誰是輩份最大長的老太爺呢?從宣武門向西,穿過喧鬧的國華商場,你會看到一條毫不起眼的胡同--三廟街。三廟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900多年前的遼代,當時的名字叫“檀州街”。北京城址幾經變遷,街巷易位也是數度滄海,而它卻始終是一條胡同,歷經榮哀,漸趨平淡。
北京的胡同寬窄不一,寬的敞亮,窄的幽深。前門外大柵欄地區的錢市胡同,中間最窄處僅40厘米,是最窄的胡同。
胡同多是直來直去,但也有彎曲迂徊的。北新橋附近有個九道灣胡同,拐了二十多個彎,走在里面忽左轉忽右拐,能從里面繞出來,在北京的胡同里就不會迷路了。
四合院:幽深的胡同實際是由兩旁相連的院墻組成的。墻里面是什么呢?是北京人的傳統住宅“四合院”。
顧名思義,四合院就是東南西北建房,合圍出一個院子。院子的外墻除大門外,沒有窗戶或通道與胡同相連,關上大門,就是一個安全、寧靜、封閉的小天地。院內坐北朝南的房子叫正房,東西兩邊為廂房,坐南朝北的稱倒座。誰住哪間房也有規矩:正房高大,采光、通風好,是家長的住處;子女晚輩住廂房;倒座多用做客廳或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