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些許多的特殊節日,其中最特殊的就是小年,由于小年在南北方的日期是不一致的,導致小年有兩天,所以人們一定要區分清楚,你所在的地區過的是什么時候的小年,清楚了日期才能正確過上這個節日。
大年和小年有著不同概念
大年和小年是完全不一樣的,它們不僅習俗不一,日期也不一樣。小年是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于男子。由于中國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須隨時烹煮。大年,從臘月最末一天開始,一般認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為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說法。通常在這天,民間會有著各種各樣的習俗。
2022年小年為臘月二十三日
由于我國民俗過多,所以小年也有著屬于它的民俗。它又被稱為祭灶或送灶神。過小年講究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喝團圓酒。到了晚間送灶神時把各樣供品取一點扔進火里,這時全家對著火焰向火神祈禱。 年三十晚上,全家圍坐在擺滿肉食、奶食、美酒的桌旁,桌上供一張寫著祖宗名字的大紙,以示與祖先團聚在一起進餐、歌舞,謂之守歲。通常去別人家拜年的人都要帶一包茶葉走,有著能把好事帶回家的意思。
過小年的習俗
在這天是一定會寫春聯的,臘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只為給之后的生活討些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