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有很多傳統習俗,包括年夜飯、除塵、壓歲錢等等,其中除塵是必不可少的習俗之一。很多人會覺得,大年三十的這天,不是應該吃喝玩樂盡情放松就好了,其實,除塵雖然辛苦,但是是除舊迎新的重要環節,不可缺少。
大年三十可以除塵嗎
大年三十可以除塵,并且除塵也是除夕的傳統習俗之一。人們在這天將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以完美的姿態迎接新年的到來。
什么是除塵
除塵是春節前后最常見的日常傳統活動之一。除塵又稱掃塵、除殘、撣塵、打埃塵等,是中國民間春節傳統習俗之一。起源于古代漢族人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儀式。這種儀式后來演變成了年底的大掃除,寄托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漢族民諺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室內屋外,房前屋后,徹底進行打掃、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凈凈地迎新春。大家小戶準備過年。在祀灶前后至除夕,例有一次衛生大掃除,墻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處一年的積塵,均須于此日以掃帚清除干凈;箱柜上的金屬把手等,也應擦拭一新。所以過年之前,家家戶戶都要做好除塵的工作。
除塵的來源
除塵的來源,最早要追溯到上千年前。《呂氏春秋》上記載,早在堯舜時期,便有了春節掃塵的風俗。特別值得一說的是,撣塵時還是有講究的,要用稻草和一根比人的身高還長的木棍扎成長掃把,將房子屋梁、墻角的灰塵和蜘蛛網等臟東西打掃干凈。然后留下這些稻草,等到除夕夜吃完年夜飯后,點燃這些稻草,供男人們跳“火墩” 。按漢族民間的說法:因為“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便有“除陳迎新”的涵義,就是說人們想用大掃除這個行動,把今年的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地出門,期待明年好運降臨。除塵不僅美化環境,還包含美好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