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爾邦節(jié)有什么風俗 古爾邦節(jié)的會禮和宰牲
古爾邦節(jié),又稱宰牲節(jié),忠孝節(jié),它是獻牲的日子,款待和疼顧窮對的日子。安拉為我們穆斯林各民族規(guī)定了這一吉祥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幾百萬穆斯林齊聚地球上最圣潔的地面——麥加,在進行偉大朝覲盛典的一系列功課。沒有參加朝覲的穆斯林,齊聚一起,高念大贊詞,到清真寺或郊外舉行會禮,然后宰牲,施舍,愉快地慶祝節(jié)日。
凡應禮聚禮拜的人,就應禮會禮。會禮的條件是按照聚禮的條件,聚禮的演講(“呼圖白”)是條件;而會禮的演講(“呼圖白”)則是圣行。宰牲節(jié)的會禮,則應早點進行,以便于穆斯林大眾在會禮結(jié)束后宰牲。
會禮的儀式
會禮前應沐浴,刷牙、穿新衣,戴美香等。
會禮之前不念里外“邦克”。伊瑪目簡要說明會禮的規(guī)則后就位,大眾則舉意跟隨并念“臺克比爾”入拜,接著默念入拜贊詞,然后跟隨伊瑪目抬手并念“臺克比爾”三次。在三次贊禮中間,每次皆垂手肅立稍停。三次贊禮后,抄手靜聽伊瑪目念誦(求護詞、泰斯米、開端章及《古蘭經(jīng)》章節(jié)),然后跟隨伊瑪目鞠躬、叩頭。第二拜起立,先靜聽伊瑪目念誦,然后跟隨伊瑪目抬手并念“臺克比爾”次,每次仍垂手稍停。三次贊禮完畢,不再抄手,稍停便隨伊瑪目鞠躬、叩頭。
會禮前后,在會禮場所禮副功拜被視為可憎。開齋節(jié)去參加會禮之前應忙吃一物為可嘉,在去會禮途中,應低聲念贊禮詞,直到會禮場所停止;而宰牲節(jié)去參加會禮之前則不食早點,途中應高聲念贊禮詞。參加會禮往返道路應走兩條路線。
古爾邦節(jié)宰牲
每個財產(chǎn)收入穩(wěn)定有能力的穆斯林都需要為清高偉大的真主而宰牲。通過宰牲,可以我們感恩感謝真主的宏恩,以及紀念先知伊布拉欣(愿主福安之)對真主命令的服從。古爾邦節(jié)里有很多吉慶和祝福,宰牲是為了獲得真主的喜悅而屠宰山羊,牛,羊和駱駝等動物。
古爾邦(宰牲)是一種為取養(yǎng)主的喜悅的行為,全世界的穆斯林都在宰牲節(jié)這一天里為清高的真主獻牲。眾所周知,這是一種宗教活動,所以應嚴肅端正心存敬畏。宰牲應該按照伊斯蘭教的教法律例執(zhí)行。
宰牲者留一部分犧牲肉食用,給近親送一部分,給窮人施舍一部分為圣行。穆圣說:“你們可以食犧牲品的肉,待客、儲存。”
眾學者主張:最好吃犧牲的肉的三分之一,施舍三分之一,儲存三分之一。
宰牲肉也可以運到其它地方施舍,但不許出售其皮和肉。也不能把犧牲肉給予屠夫作為工資,應按其工作給予報酬。宰牲者只能施舍犧牲肉或自用一部分。
艾布哈尼法主張:可以出售其皮后施舍其價。也可以用此款購置家中用的東西。
節(jié)日傳說
古爾邦節(jié)起源于一個伊斯蘭教故事:真主為了考驗先知伊卜拉欣的忠誠,在夜里降夢給伊卜拉欣,叫伊卜拉欣宰殺自己的兒子獻祭。伊卜拉欣毫不猶豫地照辦了。在他要用刀子害斷親生兒子伊斯瑪儀的喉管時,真主便派使者用一只黑頭綿羊替代了伊斯瑪儀。因為有此淵源,在過古爾邦節(jié)的時候每戶穆斯林都得至少宰殺一只羊,有的還宰牛、駱駝、馬(薩克族與柯爾克孜族),家里實在太窮的也得宰殺一只雞。但是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現(xiàn)在的城市穆斯林只好在市場上購買宰殺好的牛羊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