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傣族過潑水節(jié) 傣族怎么慶祝潑水節(jié)
潑水節(jié)的日子,就是傣族的傣歷新年,民間把這個節(jié)日叫做"桑勘比邁"。傣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傣歷的歲首既不同于陽歷的元旦,也不同于陰歷的春節(jié),而是太陽在黃道十二宮上運行至白羊宮首的時間,通常在傣歷的六月。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一般是3天,第一天稱"麥",相當于除夕,各戶要搞衛(wèi)生,準備食物;第二天稱"惱",是紀念七位公主為民除害的日子,要舉行潑水,互祝平安;第三天稱"麥帕雅晚瑪",據(jù)說是帕雅晚的英靈帶著新歷返回人間之日。按照古俗,這天要"趕擺",放高升,劃龍船,慶賀新年來臨。
傣族怎么慶祝潑水節(jié)
一、劃龍舟
在陽歷4月13日至15日這三天,是西雙版納潑水節(jié),也是傣族的新年,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更是西雙版納最隆重最盛大最壯觀的傳統(tǒng)節(jié)日。4月13日至15日這三天,除了潑水之外,還有劃龍舟來慶祝盛大的節(jié)日。每年在西雙版納的潑水節(jié)的第一天,傣族人民都會在瀾滄江舉辦隆重的賽龍舟活動。龍舟用鐵椿木制造而成,龍舟的船身上繪有華美的彩紋,披紅掛彩,在木雕的龍尾上插一根飾有彩帶的竹竿,比賽時,舟中間站立1人擊鑼指揮,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哪一隊先到達目的地為勝。
二、放高升
傣族人民每逢重大節(jié)日慶典的時候都會放高升,放高升寓意為“步步高升、風調雨順”。“高升”是一種用火藥、竹筒、竹竿等制成的土火箭。在潑水節(jié),放高升就像是我們過年放煙火一樣,在辭舊迎新的時刻燃放高升,希望高升把災難、疾病統(tǒng)統(tǒng)送走,愿生活節(jié)節(jié)高升,五谷豐登。
三、放飛孔明燈
放飛孔明燈,帶上祝福,放飛希望!在一些節(jié)日里,我們也會放飛孔明燈,但是基本是沒有什么規(guī)模,就是三三兩兩的孔明燈放飛在空中。在潑水節(jié)的第一天, 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會帶上孔明燈,走到瀾滄江邊,許下心愿,放飛孔明燈。整個版納的空中都飄著孔明燈,黑色的夜一下子變得明亮起來,點綴版納的夜不是星空,是帶上祝愿的“暖色的夜空”!
四、放水燈
除了放飛孔明燈之外,大家也會聚集到曼聽公園,尤其是是在曼聽公園“ 瀾滄江 · 湄公河之夜”歌舞篝火晚會結束之后,大家手捧著一盞水燈,穿過一片漆黑的黑心樹林,默默在心中許個愿后,慢慢放進放生湖中,微微的水波中帶著放燈者許下美好心愿的水燈,緩緩朝湖心漂去。放一盞水燈,祈福生活順順利利,身體健健康康。
五、趕擺
趕擺又稱“做擺”,是傣組特有的一個活動,類似于我們漢族的“廟會”。因做擺的規(guī)模不一,有的以村為單位舉行,有的幾個村聯(lián)辦,時間也各有不同。個人通常在傣歷12月中旬的開門節(jié)以后三天舉行,公眾辦的也有在正月舉行的。
趕擺也是傣族潑水節(jié)重要的活動之一,每年公歷的4月14日,是傣歷新年(潑水節(jié))中的趕擺日,每逢這一天都會在曼聽公園舉行趕擺慶典活動,這一習俗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曼聽公園的趕擺現(xiàn)場,不僅可以購買到傣族人民的特色手工藝品,還可以品嘗到傣家的特色小吃,在這個有1300多年歷史的趕擺節(jié)慶中,體驗的是最淳樸的傣家風情。
六、潑水狂歡
潑水節(jié)最重要的也是最壯觀的慶祝節(jié)日的方式就是潑水。在陽歷4月13日至15日這三天,15日這一天是全民潑水送祝福的一天。在4月15日這一天,整個西雙版納的傣家人都會帶上自己的潑水工具,走到大街上,用潑水的方式慶祝一年一日的潑水節(jié),用潑水的方式祝福每一個“濕身”的人來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潑水節(ji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項
禁忌方面,
在潑水廣場那里 沒有宣布潑水節(jié)正式開始之前 最好別去水池里打水,也不要越過警戒線圍觀。等臺上的發(fā)言人說辭完畢宣布開始以后再進去潑水。
相互祝福的水應該是干凈的,渾濁的水就別去潑啦。
不要往行駛的車輛上潑 太危險。
然后就是別往執(zhí)勤工作人員身上潑。他們一濕就濕一天。
安全方面,
盡量別進水池中央去潑水,免得被圍攻喘不過氣,也出不來。
重要物品不要隨身攜帶,潑水節(jié)丟東西的多了,留心扒手。
千萬不要帶眼鏡墨鏡,容易丟失,不僅保護不了很容易弄傷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