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發生地震的時候,大家要迅速遠離建筑物、山體、湖泊,轉移到空曠與平坦的地方。許多人都說地震是有地震前兆的,那么,大家知道地震前兆天空有哪些現象?地震前兆天空有什么異常現象?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震前兆天空有哪些現象
地震前兆可以看見天空發光的現象,并且顏色各異,有紅、黃、藍、白、紫等,這就是地光,震前地光現象是非常突出的。汶川地震來臨時天空上就出現了地光,但大家都沒在意只當是好看的景象后來就真的地震發生了。
地震之前天空出現的云異常和熱紅外異常現象的原因是地質構造活動加劇。
以紅外異常為例,國際上對此流行3種假說和理論:
第一種是震區由于構造活動加劇,區域內巖石和地表的微破裂張開,使得地下的氡氣、二氧化碳、甲烷等等這些氣體逸出。這些氣體多為溫室氣體,會引起低空大氣效應和溫室氣體效應,產生溫度的異常甚至是形成異常的云。
第二種是區域內巖石和地表的微破裂張開,使地下熱水溢出,引起地表增溫。第三種是構造應力增強后,地殼巖石發生高強。目前這三種不同的觀點,在國際上比較認同的是第一種。
地震簡介
地震時,最基本的現象是地面的連續振動,主要特征是明顯的晃動。極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因為地震波從地內向地面傳來,縱波首先到達。橫波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
1960年智利大地震時,最大的晃動持續了3分鐘。地震造成的災害首先是破壞房屋和構筑物,造成人畜的傷亡,如1976年中國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員傷亡慘重。
地震對自然界景觀也有很大影響。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現斷層和地裂縫。大地震的地表斷層常綿延幾十至幾百千米,往往具有較明顯的垂直錯距和水平錯距,能反映出震源處的構造變動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斷裂都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聯系,它們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響。
特別是地表沉積層較厚的地區,坡地邊緣、河岸和道路兩旁常出現地裂縫,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側沒有依托的條件下晃動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動使表土下沉,淺層的地下水受擠壓會沿地裂縫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沙冒水現象。
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使城鄉道路坼裂、鐵軌扭曲、橋梁折斷。在現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電纜被切斷造成停水、停電和通訊受阻。煤氣、有毒氣體和放射性物質泄漏可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災害。
在山區,地震還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時,神奈川縣發生泥石流,順山谷下滑,遠達5千米。
地震前兆有哪些
1、水異常:異常有發渾、冒泡、翻花、升溫、變色、變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2、生物異常:伴隨地震而產生的物理、化學變化,能使一些動物的某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而發生異常的反應。
3、氣象異常:地震之前,氣象也常常出現反常。主要有震前悶熱,人焦灼煩躁,久旱不雨或陰雨綿綿,黃霧四散,日光晦暗,怪風狂起,六月冰雹(飛雪)等等。
4、地動異常:地震前地面出現的晃動,科學上將他稱為前震(foreshock)。
5、地氣異常:地震前來自地下的霧氣,又稱地氣霧或地霧。常在震前幾天至幾分鐘內出現,常伴隨怪味,有時伴有聲響或帶有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