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就是入伏嗎?入伏是大暑還是小暑
不是。入伏的依據是“夏至三庚日”,庚日的日期是有變化的,并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但入伏日期總是在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間。
從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間。
中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記載時間。天干的數字有10個,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數字是12個,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與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稱60花甲子?!叭本褪怯錾?個“庚”字,到第3個庚日為初伏。由于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伏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期,這是因為逐漸夜短晝長,陽光接近直射。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熱了。
小暑之后如何養生?
1、情緒調理
小暑節氣正處在天氣漸漸炎熱之初,這個時候人們普遍也是比較忙的,容易產生心煩氣躁和疲倦乏力,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平心靜氣,對于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自古就認為人體的情志活動與內臟有著密切的關系,情緒的變化對于身體器官也有不同的影響。
2、起居睡眠
逐漸進入夏天,夏日晝長夜短,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做到早睡早起,中午的時候可以進行適當的休息,對于自身疲勞的恢復會有很好的幫助。好的睡眠習慣有助于身體抵抗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身體比較虛弱,更需要重視起來。
4、飲食方面
小暑節氣的時候,胃的消化功能相對來說比較弱,經??赡軙霈F一些消化道疾病,少吃一些過咸或者過辣以及刺激性比較大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有營養的食物,適當的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多喝水補充充足的水分。飲食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干凈,飲食不潔是引起胃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夏天的時候食物也容易腐敗,對于這些食物最好不要吃,如果吃了輕則嘔吐,重則昏迷和中毒。
3、體育鍛煉
適當的體育鍛煉有利于促進血液的循環和提高身體的抵抗能力,但是需要注意避免過度勞累,適當的休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是在室外鍛煉的話需要避免陽光的直曬,否則容易引起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