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吃雞鴨魚肉習俗 南方人立冬飲食習俗必備
南方人民對餃子就沒那么鐘情了,他們的立冬節(jié)日餐通常是雞鴨魚肉。蘿卜燉羊肉、姜母鴨、糖醋魚、麻油雞、四物雞等菜品都是南方小伙伴立冬進補首選。那些冬令進補餐廳在這一天往往都是人滿為患。尤其是福建、廣東、海南等地區(qū),更是一年四季逢年過節(jié)都是雞鴨魚肉。如果過節(jié)不準備齊全這些食物,那么就感覺不是很隨便,不重視。此外,瓊粵地區(qū)會在一些特殊的日子祭祀祖先,而雞肉是必須祭祀食物,所以雞肉更是他們的節(jié)日必食物。
在南方的很多城市,立冬要吃的是雞鴨魚肉,因為天氣逐漸的寒冷,人們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而肉類是富含蛋白質的,所以認為吃肉是最好的選擇。中醫(yī)認為,立冬進補適宜食用具有暖性的肉食,如狗肉、牛肉、雞肉、羊肉、蝦等。
南方立冬時節(jié)進補食譜
蘿卜燉羊肉
主料:羊肉500克、蘿卜1000克,陳皮10克。
配料: 料酒15克、蔥20克、姜6克、鹽3克、味精1克。
制作步驟
1、將蘿卜洗凈,去皮切成塊狀。羊肉洗凈切成條或塊。陳皮洗凈,姜洗凈拍破,蔥洗凈切成節(jié)
2、把羊肉、陳皮放入鍋內用武火燒開,打去浮沫,改用文火煮半小時
3、加入蘿卜、姜、蔥、料酒、鹽,燉至蘿卜熟透,加味精,裝碗即成。
姜母鴨
主料:整只的鴨子一只,選用正番鴨為上品,也可以選用半番鴨或者一般的菜鴨;
輔料:姜母,即鮮生姜,切片,待用;
調料:香油、高粱酒、食鹽、白糖,等等。
做法:
1、先將整只的鴨子抹上調料腌制;
2、將整只的鴨子和姜母,盛于帶蓋陶土砂鍋中;
3、把砂鍋埋入敞口鐵鍋里的沙堆中加熱,或者直接置于爐火上;
4、鴨子在同一個砂鍋里,經過煮、炸、燒、熏、煲、燜等烹制過程;
5、掌握適當?shù)南潭?、甜度、色度、香度、熟透度和鮮度;
6、整只的鹽鴨在食前剪切成小塊,讓鴨背上的鹽和砂鍋底湯汁與鴨肉充分拌勻。
立冬飲食養(yǎng)生
多吃主食,適當吃羊肉、鵪鶉和海參: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產熱營養(yǎng)素。所以,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yōu)質蛋白質的供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鵪鶉、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御寒效果最好。
氣溫驟降,身體一些部位對寒冷特別敏感,應當特別注意保暖。
海帶、紫菜可促進甲狀腺素分泌: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狀腺素,它能加速體內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皮膚血液循環(huán)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含碘豐富的食物是:海帶、紫菜、發(fā)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動物肝臟、胡蘿卜可增加抗寒能力: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fā)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體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葉類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