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是最熱的時候嗎 處暑節氣是不是一年中最熱的
處暑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作為熱的代名詞“暑”,根據程度不同,在我國古代被分成小暑、大暑、處暑。其中,小暑比剛立夏時溫度要高,隨著日期的推進,也會偶有極端高溫天氣出現;大暑在小暑基礎上更進一層,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時期,同時這一時期由于降雨、蒸發緣故,空氣中濕度較大,形成“桑拿天”現象,是一年中最酷熱難熬的時期。
處暑是什么意思
處暑,其實就是出暑的諧音,也就是要炎熱的天氣即將過去的意思。所以理所當然,處暑不會是夏天最熱的時候。
處暑,“處”是躲避之意,二十四節氣之一。處暑節氣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意思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了,這時冷空氣南下次數增多,氣溫下降逐漸明顯。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處暑的到來,意味著我國許多地區將陸續開始了夏季向秋季的轉換。忍受了多日酷暑煎熬的人們,期盼著秋天的到來。許多地區,特別是南方地區,秋天總是讓人感到姍姍來遲,還會經常有遭受“秋老虎”困擾。
處暑都有啥傳統習俗
秋游:秋高氣爽 迎秋賞景
處暑之后,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
而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說,其間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開漁節:千舸競發 捕獲海鮮
每年處暑期間,沿海地區會舉行隆重的開漁節,歡送漁民駕船出海。
此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會停留在漁場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對于沿海漁民來說,處暑意味著漁業收獲。
放河燈:悼念逝者 祈保平安
處暑前后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活動,俗稱“七月半”,其中一項重要的民俗是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水中,任其飄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后來發展為對逝去親人的悼念、對活著的人們的祝福。
吃鴨肉:處暑送鴨 無病各家
鴨肉味甘性涼,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
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傳統,一般處暑這天,人們會到店里去買處暑百合鴨。
而江蘇地區,做好鴨子菜,首先要端一碗送給鄰居,正所謂“處暑送鴨,無病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