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霜降是哪一天2022 2022年啥時候霜降
陽歷時刻:2022年10月23日,6:59:25
陰歷日期:九月廿八,星期日
開始時刻:2022年10月23日,6:59:25
結束時刻:2022年11月7日,07:13
霜降是什么意思:冬天的開始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歷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霜降為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進入此節氣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歷的10月23日。這時中國黃河流域一帶出現初霜,大部分地區多忙于播種三麥等作物。
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咸俯。”此節氣中豺狼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后再食用。
霜降的“霜”是指什么
“霜降”節氣反映的是晝夜溫差變化較大、秋燥明顯、天氣漸漸變冷的氣候特征,并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氣就會“降霜”。其實,“霜”也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霜”是地面的水氣由于溫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成。在氣象學上沒有“霜降”的概念,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稱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后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霜”通常出現在秋、冬、春這三個季節。“霜降”節氣與“降霜”無關,兩者不是同一概念。霜降的“霜”是指“霜”是天冷、晝夜溫差變化大的表現,故以“霜降”命名這個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的節令。
霜降養生應該注意什么
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表現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結、皮膚干甚至皸裂。肺喜潤而惡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響,就會出現鼻咽干燥、聲音嘶啞、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癥。
防秋燥需要從飲食上加強調節。一是減少辛辣刺激物的攝入,秋天已經非常干燥,身體本身就容易上火,所以對辛辣物的攝入要減少。二是盡量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南瓜等,自制的銀耳蓮子粥,薏米粥等也可以經常喝。
秋燥之時,保持皮膚濕潤的好方法就是晨起、晚睡潔面后,別急于擦干水跡,輕拍面部使余水滲入皮膚,再進行保濕護理。皮膚特別干燥的人,不妨用一用保濕的面膜。此外,每天不停地說話還會傷氣,其中最易傷害肺氣和心氣,所以要注意“少言”。
每晚睡前,可將一盆清水放置在臥室的暖氣片下面,讓空氣變得溫潤,避免晨起后口鼻干燥,還能減少靜電產生。據了解,如果空氣比較干的話,最好屋內放置一些綠色的植物,可以調節溫度與濕度,另外也建議選擇一些晚上能夠釋放氧氣的植物,比如吊蘭。臥室里不宜擺放太多綠植,一兩盆就好,可以經常給植物葉片上噴水,或養一些水培植物。
對于工作壓力較大,特別是經常在辦公室久坐的人,可以在喉嚨癢要咳嗽之前,經常雙手反背按摩自己肩及頸,雙手搓熱再按效果會更好,這樣可以提高咽部的抵抗力,少生病。
防秋乏
俗話說,“春困秋乏”,秋天容易疲乏,不少人有賴床的習慣。其實長時間睡眠容易導致體內細胞缺氧,往往不但越睡越困,有時還容易頭暈惡心,因此這個時節需要適當控制睡眠時間,再賴也不要超過10個小時喲。
想要防“秋乏”,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可以比夏季多睡上一個小時左右,以助人體陰陽平衡和收斂神氣,利于消除疲勞,增強免疫力。
“秋乏”與體液偏酸有關,多吃堿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時產生的酸性物質,有助于消除疲勞。營養專家特別提醒說,在飲食調整上應多吃些含維生素的堿性食物,如西紅柿、茄子、馬鈴薯、葡萄和梨等,這些食物都能幫助人體克服疲倦。在飲食上,最好吃清淡些,油膩食物會在體內產生酸性物質,加深困倦。
平時工作或學習時,還可以適當喝些綠茶、咖啡,綠茶在防“秋乏”的同時還可以起到防“秋燥”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有胃腸道疾病的人群不適合飲用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