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么要在門前掛艾葉 端午節懸掛艾篙的風俗
端午節時期,天氣漸熱,蚊蠅滋生,多雨潮濕一,細菌繁殖快,容易生病,人們借助盡掛的艾葉散發芳香的氣味,來驅逐蚊蠅蛆蟲,凈化污濁空氣,是一種科學實用的好辦法。由此看來,端午節插掛艾篙,對于保持居室衛生和促進身體健康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端午節懸掛艾篙的風俗
端午節懸掛艾篙是一項很重要的風俗,也是端午節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每逢農歷五月初五,天剛放亮,人們便成群結隊早早地到野外采艾篙,帶回家,插掛在門上,這種風俗叫“插艾”。較早記載插掛艾篙習俗的是六朝梁人宗凜的《荊楚歲時記》:“荊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踏百草,采艾以為人(形),懸門戶上以攘毒氣?!?/p>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在端午節的早晨,有用剛剛采來的艾葉浸泡的水洗臉、洗手、洗身的風俗。據說,用艾葉水洗了臉、手、身,就不會受蚊蟲叮咬。還有的地方的人們千脆把艾葉夾在鬢發中。
艾葉還能加人食品中。古代浙江一帶清明時吃的著團,一些地方包的艾葉粽子,就是用嫩艾葉汁和糯米制成,清香而能助消化。法國有一種著名葡萄酒叫“味美思”,其主要香料就是艾葉的汁,酒味清香,甜中帶苦,一些外國人習慣在就餐前先飲一杯作為開胃酒,以增進食欲。
提煉出的艾葉油又是一種很好的天然香料油,具有強烈的青草芳香氣和自然涼爽感。生活在大都市的外國人,因喧囂的環境和緊張的生活而感到壓抑,向往大自然的恬靜和氣息,于是,他們特別鐘情于用艾葉油作香料的自然型、野草型的香水化妝品。
端午節懸艾草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一連幾年風調雨順,五谷豐收。家家戶戶都存下了幾囤麥子。大米、白面頓頓吃,日子一長,人們就有些吃膩了。這樣一來,有的人就不把糧食當糧食了,胡亂糟踏起來。
有一天,東村李二嬸淘麥子,麥子撒了一地,她不但不撿起來,反而把撒落在地上的麥子連同柴草一起塞進爐灶里燒了;又有一次,西村張大嫂正在做飯,家里養的豬來鬧食,她隨手拿起幾只玉米給豬吃。恰巧,這兩件事都讓天上的過往神看見了,感到人間隨意浪費糧食太可惜,就回天宮報告了玉帝。
玉帝聽了,以為世間人人都這樣,勃然大怒,便派太白金星訪查實情,意欲降災凡人。
太白金星裝成老者模樣,來到凡間去訪查。他來到一家農院,見院子里曬著幾席麥子,旁邊一位白發老大娘正一粒一粒地拾撒落在地上的麥粒。太白金星走過去間道,“老太太,收成這么好,還心疼這幾粒麥子干啥?”老大娘嘆了口氣說:“俺是從荒年活過來的,受過無糧挨餓的苦。如今年成好了,那也不能忘記過去的苦呀了沒有這顆顆粒粒,那有千石百斗?!碧捉鹦且娎洗竽锏脑捳f的在理兒,便說:“你老要勸后生們節儉過日子,浪費糧食,就是造孽啊!”說完就告辭了。他還沒走多遠,就聽見不遠處,有個娃娃哭喊:“娘,我再不扔摸啦藝再不敢啦了”
說完就又嗚嗚地哭起來。
太白金星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個10多歲的孩子,把吃剩的摸扔到地上不要了,他媽硬要他撿起來,當著大家的面吃了。兒子怕挨母親的打,只好吃了。
太白金星看到這兩件事,覺得世人不像過往神察報的那樣壞。于是想,如果這次真的降災人間,不就使成千上萬的善良人遭殃了嗎?若回天宮如實報告,玉帝正在氣頭上,恐怕不信,這樣就不好交差了。他感到左右為難,但急中生智,想起一個好辦法,急忙召集村里百姓,說出了自己的身份和下凡到人間的緣故,勸大家要節約過日子,別隨便糟踏五谷。最后告訴大家說:“五月五日玉帝親自視察人間,若要不遭劫難,各家各戶要早早起床,采來艾篙插掛在所有的門窗上。_艾筒不是一般的篙草,它既能遮·蔽玉帝的眼目,又能掩蓋人間村落,”說完太白金星一轉眼就不見了。
這一消息很快傳遍了各家各戶,人們都早早做了準備。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那天早晨,各家的門窗上都用新采來的艾篙插滿,遮得人間一片綠色,一股香氣。卯時,玉,帝站在南天門一看,·不覺一驚,人間怎么這樣凄涼,到處長滿了野草,如果再降災黎民,人間不就沒有煙火了嗎?他把過往神叫過來,責備了一通,就打消了降災人間的想法。
從此以后,人們為避免災難臨頭,疾病纏身,百蟲侵咬,每年到了端午節這天,就早早采來艾篙插在門窗上,古老的插掛艾篙的習俗就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