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節(jié)的寓意是什么除夕是什么樣的日子
除夕是除舊布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游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這一天的風(fēng)水講究:
1、如果是自家大門對準(zhǔn)鄰居家大門,那么,請務(wù)必在自家大門口外面的門框上掛兩個中國結(jié),以趨利避害。
2、大門上的“福”字,千萬不要倒著貼。
3、家中破損的家具要及時的處理掉:該扔的就要舍得扔,畢竟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該修理趁著除夕夜之前修理好,千萬不要除夕之夜坐在搖晃的椅子上面。
4、檢查家中所有燈泡,不亮的燈泡要換新。晚上所有的燈要打開,一直開它三天三夜。
5、晚上12點之前要在家或者其他適合的地方燒香拜佛。
6、要穿紅衣裳、大門口掛紅燈,放鞭炮,以圖吉利。
7、大年三十這一天千萬不要罵小孩,更不能發(fā)生矛盾爭吵,否則來年不利。
8、自己單獨過年的朋友,建議可以將電視機(或音響)一整夜的開放,以增加自己的“氣場”。
9、除夕堅持在工作崗位和在旅途上的朋友,可以打開自己的手機放出嘹亮的歌聲,默默在心里祝福自己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除夕最重要的幾件事:
祭祖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意思就是說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們?nèi)祟惖母荆雷婢褪且环N傳承孝道的習(xí)俗。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古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南方人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火鍋,按靈位設(shè)杯箸。
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zhǔn)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圓飯充分表現(xiàn)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guān)系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guān)懷與撫養(yǎng)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吃年夜飯,是年節(jié)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xùn)|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yù)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xí)慣吃餃子,這是古時候流傳下來的習(xí)慣,古代北方底層人民生活很艱辛,一年到頭不餓肚子已經(jīng)是最大的希望,改善生活的美食只能留到大的節(jié)日和特殊的日子時才能吃,而被列為最好吃的美食“餃子”也是最難吃到的,所以才找機會就吃餃子。
守歲
除夕守歲是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xiàn)為所有房子都點燃歲火,合家歡聚,并守著“歲火”不讓熄滅,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迎接新年到來。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曰“燃燈照歲”或“點歲火”,所有房子都點上燈燭,還要專門在床底點燈燭,遍燃燈燭,謂之“照虛耗”,據(jù)說如此照過之后,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古時南北風(fēng)俗各異,古時北方守歲習(xí)俗主要為“熬年夜”(通宵守夜),如晉朝周處所著的《風(fēng)土記》中說: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qū)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