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每一個節氣在農耕上都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而人們也根據節氣時間,推算出相關農事上的安排,關于二十四節氣,我們都知道和農耕生產息息相關,那么,如果是2023年,霜降是幾點幾分幾秒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2023年霜降時間。
2023年霜降是公歷2023年10月24日0點11分,農歷癸卯年九月十號。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此時的太陽黃經為210°;每年公歷10月23—24日交節。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
霜降節氣概述
霜降(FirstFrost),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斗指戌;太陽黃經為210°;每年公歷10月23—24日交節。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霜降時節,萬物畢成,畢入于戌,陽下入地,陰氣始凝,天氣漸寒始于霜降。霜降節氣后,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
就全國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霜降節氣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霜降并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氣就會“降霜”,其實“霜”也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霜”是地面的水氣由于溫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成,“霜降”節氣與“降霜”無關,兩者不是同一概念。
霜降節氣主要有賞菊、吃柿子、登高遠眺、進補等風俗。霜降時節是秋冬氣候的轉折點,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養生關鍵應注意做好“外御寒、內清熱”。民間有“冬補不如補霜降”的講法,秋令屬金,脾胃為后天之本,此時宜平補,尤其應健脾養胃,以養后天。
霜降的習俗
吃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于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柿子雖然美味,但一定注意不要空腹吃;吃的時候也要適量,每次最好不要超過100克;未熟的柿子不要吃;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排空延緩、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不宜食用
霜降登高
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天高云淡,楓葉盡染,登高遠眺,賞心悅目,但也要有所講究。
霜降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