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爾邦節的風俗特點
會禮
會禮是古爾邦節的核心內容之一。穆斯林沐浴更衣后會聚于城市中心清真寺或寬暢的郊野舉行盛大會禮儀式,以誦讀《古蘭》和紀念先知、贊美圣賢為主要內容。各地穆斯林每年逢此日,都要戒食半日,俟會禮后進食。
宰牲
各地穆斯林于節日前三天須備好牲靈(羊、牛、駱駝),大戶用駝,中戶用牛,小戶用羊,無力宰牲者免除。羊為1人1只,牛為7人1頭,駝等同于牛。不管哪種牲靈,均須健康強壯,外觀美麗。
古爾邦節所宰牲靈的肉通常分為三份,一份留作自用,一份饋贈親友,1份施散窮人。宰牲時必須高念“泰克比爾”(Takbir,即真主至大),宰牲方為有效(Mustahabb,可嘉圣行)。
禮拜
古爾邦節這一天清晨的禮拜,是一年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禮拜,所有成年男人皆去當地禮拜寺參加聚禮,場面蔚為壯觀。
聚禮之后,各家各戶都要到墳地去祈禱,懷念并為死去的親人祈福。
在新疆,著名的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大寺前的大聚禮結束后,樂師們會登上艾提尕爾清真大寺的門頂,敲起納格拉(鐵殼鼓),吹起蘇爾奈伊(嗩吶),大寺前廣場上的男子們會適時跳起熱烈奔放的薩瑪舞,以表達喜慶之情。
古爾邦節有什么特色活動
古爾邦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意為"宰牲"或"血祭"。
也就是開齋節,和肉孜節(封齋節)是對應的,從肉孜節那天開始,信奉的人們開始封齋,就是每天白天不吃不喝,這種習慣一直到古爾邦節的時候就可以大吃大喝,開齋了,這個節日就會非常熱鬧豐盛。
對于回族人更注重肉孜節,維族人更注重古爾邦節,但這兩個節日都過,相當于漢族的大年小年。
古爾邦節前, 人們要做各種準備特別是作為"獻牲"的牲畜要預先買好。
節日的早晨,人們進行沐浴全身的"大凈",然后盛裝到清真寺參加聚禮。聚禮之后,人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殺牲血祭。至于是宰牛殺羊還是殺雞殺鵝,這由各家的經濟實力來決定。
通常人們把血祭的牲畜宰好、把大塊大塊的連骨肉燉到鍋里之后男子們才開始互相拜節,婦女們則留在家里燉肉和擺上節日食品,燒茶等,準備迎接客人。
節日的第一天,首先給在近期內發生過喪葬等家難的鄉親拜節,表示慰問,其次是給夫妻雙方的長輩拜節,再次,就是給近鄰和長者拜節。
在這種禮節性的拜節活動中,除了給夫妻雙方的老人拜節是夫妻同去之外,其他的拜節活動往往是三五成群,男女分開進行。在維吾爾民間禮俗中,一般是不允許男女混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