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歷三月三是鬼節(jié)嗎 三月三真的有鬼嗎
三月三是鬼節(jié),但是三月三是不是有鬼沒有證據(jù),傳說三月三是有鬼的。
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陰陽生死之間的界限更加寬松了。三月初三晚上,陰間的街市到處張燈結彩,披紅掛綠,大街小巷擠滿著華麗的鬼魂。因而在這天晚上,人的魂魄經受不了陰間的誘惑,紛紛到鬼市去游玩。如果到了時間還不回來,那么人就會生病,直到最后病亡,只剩下軀體腐肉。
每年三月三的“鬼節(jié)”不管人們如何忌諱,還是照常光臨。“鬼節(jié)”前夕,人們都擁到廟里燒香磕頭,祈求神靈菩薩保佑,給神靈上供祈求平安。
哪些節(jié)日是鬼節(jié)
一、三月三
江淮、江南一帶,每年農歷三月三稱為鬼節(jié),傳說這一天鬼魂出沒,夜晚,家家戶戶在自家每間房屋里鳴放鞭炮,來嚇走鬼、驅鬼。
而在陰間的三月三晚上,陰間的街市到處張燈結彩,披紅掛綠,大街小巷擠滿著華麗的鬼魂。因而在這天晚上,人的魂魄經受不了陰間的誘惑,紛紛到鬼市去游玩。如果到了時間還不回來,那么人就會生病,直到最后病亡,只剩下軀體腐肉。
二、清明節(jié)
清明節(jié)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前后。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后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云:“歲,寒食及霜降節(jié),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并相傳至今。
三、中元節(jié)
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jié)”中元,佛教中稱為“盂蘭節(jié)”。相傳到了這一天,閻羅王就會打開地獄之門“鬼門關”,讓關押的鬼類出來自由活動,直至七月結束才回歸地府。因此,民間便盛行在這段時間對死去的親人進行拜祭招魂,燒冥錢元寶、紙衣蠟燭,放河燈,做法事,以祈求祖宗保佑,消災增福,或超度亡魂,化解怨氣。
四、十月初一
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jié)”,也稱“寒衣節(jié)”。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qū),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稱為"燒衣節(jié)"。后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鬼節(jié)這些地方不能去
1、災難或意外的現(xiàn)場
不管是兇殺,自殺,還是自然災害,這些地方都是邪氣十足,有人說了,救災都不去,那怎么行,是的,一般去救災的都是親人或陽氣充裕的軍人,以及天天都和陰性空間打交道的醫(yī)護人員,一般人哪能和他們比呢?至于那些意外死亡場所,邪氣就更盛了。
2、祭祀道場法事現(xiàn)場
有人燒紙錢的地方,是不可逗留的。你想想吧,紙錢是燒著干嘛的呀,當然是給另一個空間的,那么,當那個空間的人來取錢的時候,你在那擋它們的財路,這不是找死嗎?
3、深水潭,池塘,河道,海域
夜幕降臨,特別是晚上,就別去這些地方游泳了。岸邊很多樹的深潭,白天也別去了。民俗方面,這些地方水鬼在鬼月最想做的就是找替身了。
4、醫(yī)院住院部及手術室周圍
在醫(yī)院,也就五官科最平靜了吧。當然,婦產科因為各種守護在那,也是稍安全點。其他位置,特別到了晚上,能不去就不去吧。傳說鬼月,從太平間往外溜達,去看看它們死亡的地方的鬼太多了。
5、亂葬崗
野鬼流連之所啊。那些經年沒人祭祀的幽靈鬼怪們,得帶多少幽怨啊。那些萬人坑,千人坑就更別說了。
6、墳墓周圍的大樹下
傳說,大樹底下,都有各種靈在那邊駐守嬉戲著,墳區(qū)的靈自然是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