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元節的詩句大全 有關中元節著名的詩句
【第1首】
《中元夜》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中元夜彩燈如金如粟,紅燭光照輝映,古人的中元節竟是如此熱鬧繁華,只是不知道,今夕,歸去的路途在哪里?
【第2首】
《中元夜寄道侶》
陸龜蒙(逝于881)
橘齋風露已清余,東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為蛩破夢,短檐難得燕傳書。
廣云披日君應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羨羽人襟似水,平持旄節步空虛。
【第3首】
《中元節有感》
王凱泰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第4首】
中元日觀法事詩
(唐)盧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宮。壇滴黃花露,香飄柏子風。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久慕餐霞客,常悲習蓼蟲。青囊如可授,從此訪鴻蒙。
【第5首】
《請告南歸留別同館(中元作)》
【唐】李群玉
一點燈前獨坐身,西風初動帝城砧。
不勝庾信鄉關思,遂作陶潛歸去吟。
書閣乍離情黯黯,彤庭回望肅沈沈。
應憐一別瀛洲侶,萬里單飛云外深。
【第6首】
《詩經·唐風·葛生》
佚名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
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葛生蒙棘,蘞蔓于域。
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歲之后,歸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歲之后,歸於其室!
兩相分離各自獨處,倍感傷心。這生死不渝的愛情絕唱,可以穿越時空,成為每個時代人們心中的夢想與期許。
【第7首】
《鷓鴣天》
賀鑄
重過闊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頭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晨光初露的草原,東方才剛剛發白,躺在草叢上的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露珠兒,須臾之間就不見了,人生就是這樣短暫啊!
想起你為我挑燈補衣的場面,仿佛昨日,卻又已渺如云煙。
【第8首】
《長安雜興效竹枝體》
龐塏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第9首】
《中元夜百花洲作》
范仲淹(989——1052)
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
百花洲里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寶星斗疏。
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清玉壼。
從來酷署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
一笛吹銷萬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第10首】
《醉和顔美中元夕絕句》
趙鼎
年年人月喜團圓,好在詩邊又酒邊。
莫道玄風只漁釣,也隨世俗夜無眠。
中元節之所以為佳節,一則可以助詩興,二則可以促酒興。詩酒風流,好不快活人也!習俗的事情且不去管,只消得閑來垂釣,靜候夜明。
【第11首】
《中元》
徐集孫
今朝逢令節,依舊客殊鄉。
禪衲同分席,清齋若過堂。
江茶浮水色,野菜帶山香。
忽憶三秋菊,誰鋤小逕荒。
佳節來臨,不能回鄉團圓,只能在獨在異鄉為異客。禪院中煮茶燒菜,倒也安閑,不過想到秋天來臨,菊花怒放時節,誰人帶鋤于小徑之上呢?
【第12首】
《中元作》
李商隱(813——858)
絳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會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城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第13首】
《日贈張尊師》
令孤楚
偶來人世值中元,不獻元都未日閑。
寂寂焚香在仙觀,知師遙禮玉京山。
【第14首】
中元節有感
清-王凱泰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第15首】
《即事中元甲子》
【唐】韋莊
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黃云戰馬閑。
只有羸兵填渭水,終無奇事出商山。
田園已沒紅塵內,弟侄相逢白刃間。
惆悵翠華猶未返,淚痕空滴劍文斑。
【第16首】
《江城子》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短松崗。
夢境與現實交融而為一體,濃郁的情思與率直的筆法相互映襯,既是悼亡,也是傷時,把哀思與自嘆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絕,讀之催人淚下。
【第17首】
《中元夜寄道侶》
陸龜蒙(逝于881)
橘齋風露已清余,東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為蛩破夢,短檐難得燕傳書。
廣云披日君應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羨羽人襟似水,平持旄節步空虛。
【第18首】
請告南歸留別同館(中元作)
唐-李群玉
一點燈前獨坐身,西風初動帝城砧。
不勝庾信鄉關思,遂作陶潛歸去吟。
書閣乍離情黯黯,彤庭回望肅沈沈。
應憐一別瀛洲侶,萬里單飛云外深。
【第19首】
《中元夜看月》
唐-羅隱
朦朧南溟月,洶涌出云濤。
下射長鯨眼,遙分玉兔毫。
勢來牛斗動,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頭把白醪。
【第20首】
《水調歌頭·天地有中氣》
宋-劉辰翁
天地有中氣,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漢斗牛間。
正是使君初度,如見中州河岳,
綠鬢又朱顏。
莖露一杯酒,清徹瑞人寰。
大暑退,潢潦凈,彩云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動如山。
從此五風十雨,自可三年一日,
香寢鎮獅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