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的風俗是什么 九九重陽節(jié)有哪些習俗
登高遠眺
登高之所以受人重視,特別受老人重視,是因為人們認為登高意寓“登頂長壽“。除此之外,人們還相信登山能使人健康長壽。重陽節(jié)登高在唐代就開始盛行了。
賞菊花
菊花產(chǎn)自中國,最早記載始于公元前5世紀。菊花在陰歷九月盛開,它有一個美稱“長壽之花”。因此每年重陽節(jié)也是觀賞菊花的好時候。
飲菊花酒
菊花酒的釀造十分獨特。古時,人們在九月九日采摘新鮮的菊花和菊花葉,把它們和谷粒一起釀制成酒。等到來年的同一時間再打開品嘗。據(jù)說,菊花酒具有清神明目,減肥降血壓,治療胃病的功效。因此,可以飲菊花酒可以使人長壽。
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中草藥,茱萸香味濃,有驅蟲祛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古人重陽節(jié)會在帽子上插上茱萸,主要是為了避邪求吉。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名“菊花糕”或“花糕”。重陽糕的歷史可追溯到周朝。相傳,最初人們是為了慶祝秋收而制作重陽糕的。到現(xiàn)在,逐漸發(fā)展為在重陽佳節(jié)人們常吃的一種糕點了。常見于江浙滬地區(qū)。
重陽節(jié)登高是為了什么
登高辟邪氣
在我國的古代,有著重九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的說法。而古人們?yōu)榱吮苊饨佑|到邪氣,所以才在九九這一天登高以避邪氣。這一說法現(xiàn)在看實在有些不科學。不過,九九一般正值秋高氣爽的收獲季節(jié),舉家出游、登高望遠在時令上是非常適宜的。
登高山祈福
據(jù)《禮記·祭法》中有記載:“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古代人的生活環(huán)境比起現(xiàn)今要艱苦許多,最早時期人們的很多食物大都來自采集和狩獵,而山林中生長的各種植物和動物得以讓人類生存和繁衍。因此在古代,古人們對于山,特別是高山是有崇拜的。因此在九九這一天登高山,也是一種表達人們敬畏崇拜和祈福的一種行為。
辭青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春季的踏青一說,實際上與之相對的還有秋季的辭青一說。據(jù)清代潘榮陛編撰的《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重陽)有治看攜酌于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
重陽節(jié)賞菊跟誰有關:陶淵明
據(jù)說重陽節(jié)賞菊的風俗,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民間還把農(nóng)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jié)里,觀賞菊花成了節(jié)日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清代,北京重陽節(jié)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清代以后,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jié)前后最為繁盛。
菊花的象征寓意
象征吉祥長壽
菊花具“養(yǎng)性上藥,能輕身延年”之效用,被譽為“十二客”中的“壽客”。人們把菊花與其他音韻相同的花草、物象以及文字等相搭配,組成種種內(nèi)涵豐富的“吉祥語”圖案,以點綴生活,求得幸福長壽。
象征高雅純潔
屈原《離騷》有“西餐秋菊之落英”。白居易《詠菊》有“耐寒惟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都是以菊花比喻品行高潔的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高雅純潔的象征。
象征隱歸隱的悠然
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描繪了隱士隱居在鄉(xiāng)野的悠然自得,常被后世所使用,因此菊花也象征著隱士歸隱田園的恬靜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