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jié)祭祀的意義是什么
人們利用中元節(jié)的機會為自己的已故先人燒紙祭祀,誦經(jīng)超度。祭祖的傳統(tǒng)在中國可謂是源遠流長,古人把祭祀作為諸禮俗中的首重。七月十五祭祖有其特殊的時節(jié)含義,七月原是小秋,若干農(nóng)作物成熟,民間按例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請祖先品嘗新米,以示孝心。《弟子規(guī)》說,“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不僅是侍奉雙親于生前,身后更是持孝道不變,時時處處先祖宗、先父母,后子孫,知恩、報恩。
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城市格局,城市以北普遍都有一個厲壇,“厲”指厲鬼。以往人們有一種信念,認為人死之后(尤其是男性)總是在族譜當中,那么他們的子嗣會來祭祀他們。但是問題是有一些人是“橫死”的,也就是出意外而死,比如說在戰(zhàn)亂當中,或者是遭受意外事故客死他鄉(xiāng)。人們不清楚他的后人是誰,這些鬼魂沒法獲得正常的祭祀,就會變成孤魂野鬼,甚至是厲鬼,來擾亂人間的秩序。所以說,除了各家祭祀自己的祖先之外,需要有一個公共的儀式來祭祀和安撫那些孤魂野鬼和厲鬼。而對于那些無主無祀的孤魂,依照道教傳統(tǒng)也都會在中元節(jié)這一天,替他們施食賑濟,使他們能夠得到飽滿,從而不會作亂興非。
中元節(jié)祭祀儀式是怎樣的
祭拜時間
祭拜亡魂,于下午14點以后,15點到17點為最佳(農(nóng)歷七月十五當天)。家里若有祖先牌位,同日正午11點到13點為祭拜時間。
祭拜地點
亡魂祭拜于自宅家門前或公寓的陽臺。祭拜祖先于祖先牌位前。
準備供品
除臉盆以外,其余供品份量以六或六的倍數(shù)為佳。
1、臉盆一個,裝八分滿水。及毛巾、香皂等,供于供桌前的板凳給好兄弟清潔用。
2、煮熟的飯、面或糕餅,共六人份。
3、煮熟的雞、豬、魚等。可用罐頭代替。
4、碗裝的湯或杯裝的飲料。
5、新鮮的水果及煮好的蔬菜。
儀式順序
1、供桌上筷子。
2、焚香禱告,香的數(shù)目為供品總數(shù)加三。
3、第一次焚香后,每炷香各插一個供品,多出來的香,主食類的飯面或糕餅,可各插兩柱。
4、第一次的香燃剩一半時,焚第二次香,插法如上。
5、第二次的香燃剩一半時,重復上述動作。
6、等香都燃盡后,將香腳收起,雙手頂禮合拜,向過路好兄弟祝禱,宣告祭禮結(jié)束。
中元節(jié)祭祀時間可以提前還是推后
中元節(jié)上墳最好是當天去,不宜提前或者推遲。
在中元節(jié)這天是祭祖緬懷先人的日子,這一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讓他們重返陽間與親人相聚,所以民間在這一天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上墳、燒香、燒紙。如果是提前燒紙、上香、上墳,那么,親人的鬼魂還沒有返回陽間,會收不到你的心意,所以,民間一般規(guī)矩而言,中元節(jié)不可以提前上墳、上香、燒紙。
傳說中元節(jié)這天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jié)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