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古爾邦節做什么 維吾爾族古爾邦的傳統
疆的維吾爾族將古爾邦節音譯為“庫爾班節”.古爾邦節的時間在伊斯蘭歷十二月十日。過節前,牧區農區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把房舍打掃得干干凈凈,忙著精制節日糕點。節日清晨,穆斯林沐浴熏香,嚴整衣冠,到清真寺參加會禮。無論城市農村,都要在廣場上舉行盛大的麥西來甫歌舞集會。而廣場四周則有另一番景象:色彩繽紛的傘棚、布棚、布帳、夾板房內鋪設著各式各樣的木桌、板車、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備有花式繁多的小吃甜點。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烏茲別克等民族在節日期間還舉行叼羊、賽馬、摔跤等比賽活動。
節日的早晨,維吾爾人沐浴全身(大凈),然后盛裝到清真寺參加聚禮。聚禮之后,人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宰牲。至于是宰牛宰羊宰駱駝還是宰馬,由各家經濟實力決定。通常人們把獻祭的牲畜宰好,大塊連骨肉燉到鍋里后,男子們才開始互相串門。拜賀節日。婦女們則留在家里擺上節日食品,燒茶備水,準備迎接客人。
節日第一天,先給發生過喪葬和家難的鄉親拜節,表示慰問;其是給夫妻雙方的長輩拜節;再次,給鄰居和長者拜節。在禮節性拜節活動中,除了給夫妻雙方老人拜節是夫妻同去外,其他拜節活動往往三五成群,男女分開進行。之后,才是同輩親朋好友之間的拜節。大家除了互相道賀,彼此問候之外,還要共餐痛飲,吹拉彈唱一起娛樂。維吾爾民間拜節是維吾爾人增強社會聯系,嚴守禮尚往來這一準則的重要組成部分。
維吾爾族古爾邦的傳統
會禮
會禮是古爾邦節的核心內容之一。穆斯林沐浴更衣后會聚于城市中心清真寺或寬暢的郊野舉行盛大會禮儀式,以誦讀《古蘭》和紀念先知、贊美圣賢為主要內容。各地穆斯林每年逢此日,都要戒食半日,俟會禮后進食。
宰牲
各地穆斯林于節日前三天須備好牲靈(羊、牛、駱駝),大戶用駝,中戶用牛,小戶用羊,無力宰牲者免除。羊為1人1只,牛為7人1頭,駝等同于牛。不管哪種牲靈,均須健康強壯,外觀美麗。
古爾邦節所宰牲靈的肉通常分為三份,一份留作自用,一份饋贈親友,1份施散窮人。宰牲時必須高念“泰克比爾”(Takbir,即真主至大),宰牲方為有效(Mustahabb,可嘉圣行)。
中國新疆地區的突厥語系的各族穆斯林比內地穆斯林更重視古爾邦節。是日,萬人空巷,皆盛裝參加會禮,然后宰牲宴請親友賓客,并與前來祝賀節日的其他各族人民一道舉行豐富多彩的文藝聯歡,歡慶歌舞延續數日。
古爾邦節的時間
在伊斯蘭歷法系統中,古爾邦節日期是不變的,為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但是如果以公歷來看的話,古爾邦節的日期就是不停變化的。原因在于伊斯蘭歷法與中國相似,擁有著兩套歷法。伊斯蘭歷法是基于月亮的運行,而普通的公歷系統卻是基于太陽的運行。每一年,由于國際日期變更線的關系,古爾邦節在全球各地慶祝的日歷日期也不同。通常來說,確切日期要通過觀察月亮變化而定,可能在正式節日的十天前還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