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強調:春生、夏生、秋收、冬藏。
冬天躲起來,躲什么?
當然是采集陽氣——“五臟陽氣”!
冬季氣候寒冷,冷氣凝滯內縮,很容易導致人體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許多舊病復發或加重。
為什么要“隱藏”?
大多數植物都失去了花朵和葉子。 “聚陽歸根”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受到寒邪的侵害,為明年春天的頭發生長積蓄能量。陽光隱藏得越深,春天的生長和夏天的生長就越強勁!
人體氣血的運行和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都是以陽氣為基礎的。陽氣是生命的動力。如果人體的陽氣充足而旺盛,就像太陽在天上時一樣,大地上的萬物就有機會生長。艾灸補陽氣、強身祛邪、補益強體、激活和提高免疫系統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強化內外經絡、增強應對突發壓力的能力。
艾灸特別適合體質虛弱的人!
艾灸——冬季最佳貯藏方法
冬季養生,艾灸尤其適合體質虛弱的人!中醫認為,艾灸可以疏通經絡,協調人體元氣健康,防止早衰,防治疾病。艾灸可以調節人體的陽氣,是一種溫補的補品。秋冬季節使用可達到保健目的。
中醫外補法中冬季養生,艾灸補陽在冬季也顯得尤為重要。 “艾屬陽,艾灸是最好的補陽養生之道。”
冬天艾灸的好處
溫經散寒、行氣活血
祛寒除濕、祛瘀解結
溫補益氣、保健強身
在寒冷的冬天,我給你愛和關懷!
“隱陽氣”是冬季季節養生最重要的核心點!冬天腎不儲水,春天就沒有生計!
也就是說:冬天如果不做好采集工作,肯定會傷腎的!腎為先天之本。一旦根基動搖,春天就會立刻出現各種疾病。
誰最適合冬季躲藏?
陰陽失衡、長期受寒侵襲身體的人
艾灸療法具有調和陰陽、溫經散寒、溫陽益氣的治療保健作用。肩周炎、頸椎病、腰椎病等骨關節疼痛;還有婦科痛經、宮寒;以及陰陽失衡、寒氣長期侵襲身體而引起的哮喘、慢性胃腸炎等癥狀。冬天艾灸可以得到最好的驅寒補陽的效果!
脾腎兩虛,陽氣不足者。
尤其是冬季冬季養生,女性會出現面色蒼白、精神萎靡、懶惰嗜睡、四肢冰冷、疲倦乏力、腰酸腿軟、小便長而清等癥狀。這些都是脾腎虧虛、陽氣不足的癥狀。人體的陰陽是與生俱來的,需要通過后天的水谷精氣不斷補充,才能長久維持。有這方面癥狀的朋友,尤其是現代白領,應該抓住冬季,做艾灸,補充陽氣,為來年身體健康打下基礎!
冬季養陽,艾灸兩穴
我感覺精力充沛,樂觀向上,手腳溫暖,胃口好!
這兩個穴位是:命門穴和足三里穴。
命門穴
命門又名督脈穴,位于后部第二腰椎棘突下,與臍相對。命,為人之根本;門為出入之門,其氣通腎。
命門火是人體的陽氣。從臨床來看,命門火虛的病癥多與腎陽虛相一致。因為命門穴位于腰部正中,與脊柱相連,所以艾灸命門穴可以強腎、溫腎壯陽、強腰膝以強腎氣。
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交會穴,為五俞穴之一。腳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寒氣往往是從腳開始的。當陽氣不足時,腳部往往會怕冷。
足三里穴位于足膝下三寸,脛骨旁一寸處。艾灸足三里部位,一方面可以改善腳部的怕冷癥狀。另一方面,陽明經是一條氣血充沛的經絡,而足三里是陽明經的交穴,是人體經氣與臟腑深度相通的地方。因此,調補三里是保健、保暖、護陽的重要穴位。
平時我們在冬季飲食中也會加入滋補的食材來補陽。冬天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因為此類食物屬陰,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飲食護理應注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