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蛤蜊的營養價值
蛤蜊又名花蛤、黃蛤。它們屬于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真鰓科和蛤科。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可以說是貝類中的極品。在日常生活中,蛤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貝類。價格也不是很貴,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蛤蜊的吃法有很多種。有的人喜歡煮湯吃,有的人喜歡直接炒著吃。那么蛤蜊是什么樣的呢?營養價值有哪些?
蛤蜊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是一種很好的營養綠色食品。每100克蛤含蛋白質10%,脂肪1.2%,碳水化合物2.5%。它還含有多種易被人體吸收的氨基酸和維生素。還有鈣、鉀、鎂、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花蛤又名花蛤,因其殼面光滑,布滿美麗的紅、棕、黑等彩色圖案而得名。其蛋白質含量較高,氨基酸組成及比例合理。其脂肪含量低且不飽和脂肪酸高,因此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蛤蜊的功效與作用
相信大家對蛤蜊都很熟悉,那么蛤蜊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蛤蜊不僅營養價值豐富,而且功效卓著。它們具有很高的治療和藥用價值。中醫認為,蛤味甘咸,性微寒。 《本草綱目》記載,它能治“瘡毒、腫毒、消積、解酒”。蛤具有與蛤類似的滋陰軟化散結的功能和用途,其組織提取物對艾氏瘤型、腹水型肝癌、實體型肝癌有較高的抑制率。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散結的功效,對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因此,經常吃蛤蜊可以達到潤五臟、止渴、健脾胃、治療目赤、增乳等功效。
自制蛤蜊食譜
如今,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保健。蛤蜊因其豐富的營養價值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因此,蛤蜊的吃法有很多種。用蛤蜊制作的美食看似是一道普通的菜肴,但它的營養價值和功效卻不容忽視。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一些家常的蛤蜊食譜吧。有興趣的朋友要抓緊了。哦。
1.炒蛤蜊
材料:蛤蜊、蔥、辣椒、蒜、姜、醬油。
實踐:
1、買來新鮮的蛤蜊后,煮前將殼洗凈,用鹽水浸泡半小時以上。
2. 大蔥斜切成菱形,辣椒、蒜、姜切小塊備用。
3.在鍋中加熱油。當油熱時,加入大蒜、姜和辣椒,炒香。
4.倒入瀝干的蛤蜊,翻炒。當蛤蜊殼開始變色時,加入醬油翻炒。
5.蓋上鍋蓋,煮30秒。當蛤殼大部分打開時,加入蔥翻炒。加入調味料即可食用。
2、蛤蜊燉雞蛋
材料:蛤蜊400克,雞蛋2個文蛤的家常做法,鹽1茶匙,雞精1/2茶匙,溫水300克,韭菜適量,鮮燈籠椒1茶匙。
實踐:
1.將蛤蜊用淡鹽水浸泡半天,將泥沙全部吐出,沖洗干凈瀝干水備用。
2.將洗凈的蛤蜊倒入沸水中,直至殼打開,將兩個雞蛋打入碗中。
3、雞蛋打散加入鹽和雞精,然后慢慢加入40%左右的溫水,邊加邊慢慢攪拌均勻,使鹽和雞精充分溶解。
4.將水煮好的蛤蜊倒入蛋液中,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已燒熱的蒸鍋中。
5.蓋上鍋蓋,小火蒸20分鐘左右即可關火。
6.將蒸好的蛤蜊燉雞蛋取出,表面撒上少許蔥花,倒入少量新鮮的燈籠椒。如果沒有新鮮的燈籠椒,可以用極鮮或生抽等生抽代替。
吃蛤蜊的禁忌
蛤蜊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豐富。具有潤五臟、健脾胃等多種功效。確實是物美價廉的海鮮。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多吃蛤蜊更好。事實上,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蛤蜊雖然好吃,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每個人在吃之前都應該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那么吃蛤蜊有哪些禁忌呢?
蛤蜊和貝類軟體動物含有δ7-膽固醇和24-亞甲基膽固醇,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它們具有抑制肝臟膽固醇合成、加速膽固醇排泄的獨特功能,從而使體內膽固醇下降。人們食用蛤蜊后往往有一種清爽宜人的感覺。這是因為文蛤有滋陰明目、軟堅化痰的功效文蛤的家常做法,因此適合高膽固醇、高血脂的人,以及患有甲狀腺腫大、支氣管炎、胃病等的人食用。特別適合有疾病的人。需要注意的是,蛤蜊等貝類性寒,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吃。
如何挑選蛤蜊
很多人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不能經常吃蛤蜊,也有的人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吃蛤蜊。因為蛤蜊屬于海鮮,對海鮮過敏的人要特別小心。至少身體的某些部位可能對蛤過敏。瘙癢可能很嚴重,甚至影響您的生活。對于喜歡吃蛤蜊的人來說,購買質優價廉的蛤蜊是他們非常感興趣的話題,那么如何挑選蛤蜊呢?
1、新鮮的蛤蜊色澤鮮艷、滋潤、外殼完整、雙殼閉合緊密。它們無法用手打開,否則雙殼會自動裂開,輕輕一碰就會立即關閉。大量堆積的蛤蜊會發出吱吱的聲音。活蛤剝開后,肉呈白色,有透明液體流出。
2. 用手打開死的或快要死的蛤蜊的殼很容易打開。有些蛤會自動張開嘴,在觸摸時不會做出反應或關閉。不新鮮的蛤蜊用手搖動時會發出水汪汪的聲音,互相敲擊時會發出空洞的聲音。凡是剝殼、察肉時滲出渾濁骯臟液體的蛤蜊,都是變質的蛤蜊,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