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了,不愛動,動不了怎么辦?很多想減肥的朋友其實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其實具體來說,“不愛動”是習(xí)慣問題,“不會動”則是認知問題、習(xí)慣問題和執(zhí)行力問題的混合體。好像有點復(fù)雜,怎么解決呢?今天的討論不談具體的理論,只談具體的解決方案。
方法一、動機原則:找一個“足夠強大”的減肥動機。
當(dāng)我們放棄減肥或運動時,我們會為自己找各種借口,比如沒時間、工作忙等等。其實,想要開始運動減肥,也需要給自己找一個“借口”,而且這個借口一定要足夠有力。有足夠的壓力,才能形成足夠大的力量。
最典型的例子:如果一個人生了一場大病,出院時,醫(yī)生說,如果不加強鍛煉,疾病會復(fù)發(fā),會有生命危險。然后,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個人會開始 100% 積極地鍛煉。
因此,想要減肥的朋友,在開始減肥之前,應(yīng)該給自己找一個“壓力足夠大的借口”。壓力越大越緊迫越好。
但是鍛煉和減肥的動力并不容易找到。有時候,也需要一些機會。比如有些男人嫌棄自己的女朋友,說如果六個月內(nèi)不減肥,就會推遲婚期。這個時候,這位男性朋友就有了很大的減肥動力。
還有一些機構(gòu)、單位或者一些職業(yè)在晉升考核的時候,對身體健康狀況要求比較嚴格,比如體重是否超重,所以他們里面的這些朋友,運動和活動的意愿也會比較高。
如果一時半會找不到“開始鍛煉或減肥”的動力怎么辦?然后“等待”。注意我想運動減肥,這里所說的“好好等”,并不是什么都不做,等待。坐在場邊是一件壞事。
可以試著開始鍛煉,有時候“鍛煉的機會和動力”是在不經(jīng)意的鍛煉過程中慢慢形成的。所以,即使您現(xiàn)在沒有“好的借口”開始鍛煉,也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方法二、人多原則:從“集體運動”開始鍛煉。
運動本身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尤其是一個人獨自跑步時,“運動痛”又會成倍增加。但是,當(dāng)我們和朋友一起運動的時候,運動就是一種游戲,運動的痛苦和枯燥感會大大減少,同時會增添很多樂趣。因此,平時不喜歡運動的人,周末最好和幾個好朋友一起運動,比如打球、喝球、游泳、騎自行車、健身操、瑜伽等。
如果您是某個健身房的會員,則不必找朋友一起練習(xí)。可以直接去集體健身課,比如健美操課,動感單車課等等,人多,鍛煉氛圍好我想運動減肥,有教練帶領(lǐng)。它既有趣又高效。
如果真的只能自己鍛煉怎么辦?然后想辦法減輕“運動痛”。如果參加長跑鍛煉,那就慢慢跑,越慢越好,或者改為快走,讓身體逐漸適應(yīng)。只要保持足夠的運動頻率和運動時間,減肥效果同樣不錯。
此外,參加有氧運動,因為動作或組間的多次休息也能大大降低“強烈的運動反應(yīng)”。同時,健美操本身的音樂、教練的口令等,也比長跑等運動項目有趣的多。
方法三、低強度原則:從“低強度、低門檻”的運動開始。
新手在鍛煉時往往會進入一個誤區(qū),即認為“天天練最好,練得越多越好,速度越快越好”。這會導(dǎo)致初學(xué)者開始鍛煉時壓力太大。比如有的人一開始跑步就天天跑,每次跑5公里,跑不動就堅持。
這種做法的精神值得稱贊。但運動反應(yīng)過大,疼痛感、厭煩感、厭惡感都大大增加,使新手容易放棄,導(dǎo)致運動減肥計劃失敗。有的人連第一套功法都做不完。
正確的做法是,無論參加何種運動,新手都應(yīng)該從“低強度”開始,選擇的運動項目要簡單一些(即門檻低)。例如,選擇快走或有氧運動開始鍛煉比長跑或跳繩更適合新手;選擇初學(xué)者難度的課程比從中級或高級練習(xí)課程開始對新手更友好。
“低強度原則”的目的是讓鍛煉者從簡單的運動和低疼痛的運動開始,避免運動反應(yīng)過強,讓身體逐漸適應(yīng)。而且,只要能夠保證投入的總運動時間,低強度的運動也能達到很好的運動減肥效果。
方法四、小步前進原則:在鍛煉的過程中不斷地小步前進。
人的行為是由利益驅(qū)動的。很多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開始自己的健身計劃,為什么堅持不了多久就放棄了呢?因為從開始鍛煉到能夠真正感受到身體的變化之間,間隔了太多的時間。
解決辦法是不斷地讓自己看到你在鍛煉中所做的“小改進”。比如只要堅持一兩周動感單車,總共4到8次,再加上適當(dāng)?shù)娘嬍晨刂疲粌芍軆?nèi)體重就會稍微下降,腰圍也會縮小。這可以給鍛煉者及時的正反饋。
隨著鍛煉的深入,“不斷的小進步”會在量上積累,帶來身體的“質(zhì)變”。規(guī)律運動兩三周后,不僅體重、腰圍、體脂率等指標會有明顯變化,身體健康也會有明顯改善。如果你能堅持鍛煉一兩年,你的體型和精神面貌在同齡人中處于絕對優(yōu)秀的狀態(tài)。這些都會給你繼續(xù)加強鍛煉的動力和信心。
方法五、習(xí)慣原則:把“運動”變成一種生活習(xí)慣。
人是一種生活在各種“習(xí)性”之下的動物。一旦成為習(xí)慣,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所謂“習(xí)慣成自然”。
有些人認為自己“不喜歡運動”,但實際上并沒有養(yǎng)成“運動的習(xí)慣”。做不習(xí)慣的事,當(dāng)然會覺得累,覺得累,覺得是負擔(dān)。
如何養(yǎng)成“運動的習(xí)慣”?沒有萬無一失的方法或捷徑。我的建議是:
(1)每周鍛煉3~4次,堅持三到六個月,可以形成初步的鍛煉習(xí)慣,但并不牢固。
(2)堅持鍛煉一到兩年,“長期鍛煉的習(xí)慣”基本可以固定。如果此時一兩周不運動,你會感到“很不舒服”,包括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
“長期運動的習(xí)慣”一旦養(yǎng)成,就會像吃飯睡覺一樣正常,不會成為累贅的事情。但是,形成“長期鍛煉習(xí)慣”的過程比較漫長,需要鍛煉者想方設(shè)法堅持。
很多想運動減肥的朋友看到??這里可能會覺得“太難了”。不要想著“一步到位”,只要你能先做好其中一件事,比如找到“強大的鍛煉動力”,那么你就已經(jīng)邁出了成功的一步。現(xiàn)在,就看你的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