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入門? 我是學醫的,加上幾年的工作經驗,以及查閱了那么多的醫學經典和座談會分享,作為一名執業醫師,我覺得還是有必要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理解。
如何學習中醫? 這取決于你學習中醫的原因和你想要達到的目標。 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 只是愛好
如果你只是對中醫感興趣,只是想了解一下,并不打算開藥治病,那么這種情況下,不需要很系統的去上手。 因為一開始很難看非常專業的書。 那么從自己感興趣的,與中醫或中國文化相關的書籍入手是不錯的選擇。 比如中醫、針灸的一些軼事、典故、傳說、傳記等等。 這些書通常通俗易懂,讀起來很有趣。 同時中醫養生學,他們也可以對中醫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2. 以保健為目的
二是希望學好中醫后,能幫助自己、家人或朋友調理身體。 這種情況下,可以先看一些針對特定疾病的中醫科普書籍中醫養生學,比如《中醫是如何治療糖尿病的》、《中醫是如何治療高血壓的》等等。 市面上這樣的書那么多,怎么選? 一是書的出處,是靠譜的醫生寫的,還是全國性的學會編的,比如中華醫學會,中華中醫學會; 二是看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的科普書比較靠譜。 經過這么一段時間的閱讀,你對相關概念就不陌生了,可以進入教科書的階段了。 但是對于那些只是感興趣的朋友,不建議系統地看課本。 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要閱讀的書籍。 比如對藥膳或食療感興趣的,可以看《中醫食療》或《中醫食療》。 如果你對養生感興趣,可以看看《中醫養生》。 同時,建議至少先閱讀《中醫基礎理論》,因為基礎理論是所有這些學科的基礎。
3. 中醫系統研究
所以如果你想系統地學習中醫,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 總的來說,我們可以有三個想法。 第一個想法是從經典的四小經典入手。 一般來說,我們想到的四大經典是《藥賦》、《湯頭歌訣》、《濱湖脈學》、《醫三字經》。 這些書雖然是古文,但是通俗易懂,讀起來也很容易,閱讀沒有任何障礙。 第二,從教材入手,就是看我們中醫本科所教授的中醫專業的教材,最好是第五版的教材。 之所以推薦從大學教材入手,一是教材錯誤比較少,二是教材面向的是普通高中畢業生,更容易讓我們理解和接受。 對于初學者,你不需要購買所有的教材。 可以先買四大教材,就是所謂的理、法、方。 》和《方劑學》。第三,直接從中醫四大經典入手。我們通常認為四大經典是《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 《神農本草經》。但是,這些經典的古籍,讀起來難懂,讀起來很枯燥,也很難堅持。如果你的古文基礎扎實,會給你帶來很大的方便。所以人們常說, “書生學醫,抓籠中雞”,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找家教班進行系統學習(推薦中育教育的杏林私塾,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應該是這個名字),這種方法會比較費錢,但好處是有了老師的幫助,可以少走一些彎路,以后一起學習的小伙伴也可以互相交流。 這是以后行醫的重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