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黑匣子是一個非常神秘的東西,每逢某個飛機發生空難的時候,所有人都開始尋找黑匣子。因為黑匣子是對事故作出正確判斷的數據來源,所以非常重要。那么,大家知道黑匣子有多重?黑匣子的重量是多少?黑匣子的起源,接下去小編帶大家來學習下吧。
黑匣子有多重
黑匣子在數十甚至數百公斤左右。黑匣子是長方體,約等于四、五塊磚頭壘在一起一般大。目前民用飛機上為了節省燃油的成本和增強飛機的乘坐舒適性,都會將黑匣子舍棄。畢竟這些重量在地面上沒有什么,但是到了空中,就會讓飛機的油耗成倍增加。
黑匣子屬于飛機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相對于飛機來講,黑匣子的體積很小,更像是一個乘客的小型行李,因此可以使用比較重的材料制造,不需要太考慮重量問題。
但飛機整個的制造過程對重量的控制非常嚴格,因為重量增大會使飛機的飛行性能和經濟性都有所降低,現在比較新型的客機都在大量使用復合材料,也是在保證強度和剛度的前提下盡量減重。例如空客a350xwb等。
黑匣子聽起來非常高大上,實際上就是一臺非常抗造的錄音機和記錄儀。畢竟隨隨便便一個黑匣子,就可以承受上千度的高溫幾個小時不損壞,或者承受數噸重的壓力或者撞擊力。在黑匣子的記錄下,機艙內所有聲音都會被記錄下來,包括飛行員之間的閑聊。不過主要還是要記錄飛行員和地面塔臺之間的交流。同時黑匣子也會負責記錄飛機在飛行時期,燃油壓力,空速等全套的飛行數據。便于事故之后的分析。
黑匣子的主要作用是對飛行數據進行記錄。從而在發生空難或者緊急情況之后,調查人員可以對空難的具體原因進行分析和取證。這樣的功能在軍用飛機和民航客機上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私人飛機明顯不需要這個功能,畢竟飛行高度并不算高,而且乘坐的人員也非常少。
黑匣子的起源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航空記錄儀才開始廣泛使用。從那時起,為了記錄更多的飛機運行信息,黑匣子的記錄媒介也發生了變化。
老式的黑匣子使用的是磁帶,這項技術在20世紀60年代首次被引入。磁帶的工作原理和任何錄音機一樣。聚酯薄膜磁帶被拉過一個電磁磁頭,在磁帶上留下一些數據。如今,黑匣子使用的是上世紀90年代出現的固態存儲板。
固態錄音機被認為比磁帶錄音機可靠得多。固態使用堆疊的存儲芯片陣列,所以它們沒有移動部件。由于沒有移動部件,維護問題更少,在撞車時發生故障的幾率也降低了。CVR和FDR的數據都存儲在CSMU (crash-survivable memory unit)內的堆疊內存板上。內存板有足夠的數字存儲空間,可以容納兩小時的音頻數據的CVRs和25小時的飛行數據的FDR。飛機配備了傳感器,可以收集加速度、空速、高度、襟翼設置、外部溫度、發動機性能、座艙溫度和壓力等數據。磁帶錄音機可以跟蹤大約100個參數,而固態錄音機可以跟蹤的參數更多。
例如,在波音787飛機上,這些單元可以記錄多達146,000個參數,每次飛行都能產生數tb的數據。令人難以置信的數據負荷是一把雙刃劍;它很適合監控飛機,但它會讓工程師和維護人員不堪重負。為了管理所有這些數據,他們需要復雜的數據管理軟件。
無論該系統是老式的還是完全現代化的,飛機傳感器收集的所有數據都被發送到飛機前部的飛行數據采集單元(FDAU)。這種裝置經常被發現在駕駛艙下的電子設備艙。飛行數據采集單元是整個數據記錄過程的中層管理者。它從傳感器獲取信息,并將其發送到黑匣子。
兩個黑匣子都是由兩個發電機中的一個提供動力的,這些發電機從飛機的引擎中獲取能量。一個發電機是28伏直流電源,另一個是115伏,400赫茲(Hz)交流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