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風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風力有大也有小,風向有西北風、東南風、西南風等等。大家都知道,風會吹起紙,那么,大家清楚風為什么會吹起紙?風為什么會吹得把紙飄起?風速的大小常用幾級風來表示?接下去請大家收藏好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風為什么會吹起紙
因為紙很輕,而表面積又很大,所以風一吹受到的力大于本身的重力,就飄起來了。風是由空氣流動引起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太陽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溫度升高,地表的空氣受熱膨脹變輕而往上升。熱空氣上升后,低溫的冷空氣橫向流入,上升的空氣因逐漸冷卻變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溫度較高又會加熱空氣使之上升,這種空氣的流動就產生了風。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風常指空氣的水平運動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風向和風速;但對于飛行來說,還包括垂直運動分量,即所謂垂直或升降氣流。大風可移動物體與物體(物質質量)方向。風的速度很快。
風的成因
風是地球上的一種空氣流動現象,一般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太陽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溫度升高,地表的空氣受熱膨脹變輕而往上升。熱空氣上升后,低溫的冷空氣橫向流入,上升的空氣因逐漸冷卻變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溫度較高又會加熱空氣使之上升,這種空氣的流動就是風。
集結的水蒸氣(云)結成水時,體積縮小,周圍水蒸氣前來補充,就形成風。地球上的風與水源有關系,風由水與水蒸氣的脹縮而產生,風由大海吹向陸地,或陸地吹向大海。在夏天地面上溫度高,空氣、水蒸氣膨脹上升,要由海面比重大的空氣、水蒸氣補充地面空氣空間。海面溫度低空氣收縮,要由地面上溫度高空氣膨脹上升的空氣、水蒸氣補充海面空氣空間。在冬天海面溫度高海面空氣上升,地面溫度低空氣比重大沿地面補充海面空間。
風力是什么
風力是指風吹到物體上所表現出的力量的大小。一般根據風吹到地面或水面的物體上所產生的各種現象,把風力大小分為13個等級,最小是0級,最大為12級。根據我國2012年6月發布的《風力等級》國家標準,依據標準氣象觀測場10米高度處的風速大小,將風力等級依次劃分為18個等級,表達風速的常用單位有三個,分別為海里/小時、米/秒、公里/小時,我國臺風預報時常用單位為米/秒。
中國氣象局于2001年下發《臺風業務和服務規定》,以蒲福風力等級將12級以上臺風補充到17級。12級臺風定為 32.4-36.9米/秒;13級為37.0-41.4米/秒;14級為41.5-46.1米/秒,15級為46.2-50.9米/秒,16級為51.0-56.0米/秒,17級為56.1-61.2米/秒。瓊海30年前那場臺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為73米/秒,已超過17級的最高標準。稱之為18級,也是國際航海界關于特大臺風的普遍說法。
風力分級
風速的大小常用幾級風來表示。風的級別是根據風對地面物體的影響程度而確定的。在氣象上,一般按風力大小劃分為十二個等級:
0級風又叫無風。
2級風叫輕風,樹葉微有聲響,人面感覺有風。
4級風叫和風,樹的小枝搖動,能吹起地面灰塵和紙張。
6級風叫強風,大樹枝搖動,電線有呼呼聲,打雨傘行走有困難。
8級風叫大風,樹的細枝可折斷,人迎風行走阻力甚大。
10級風叫狂風,陸地少見,可拔起樹木,建筑物損害較重。
12級以上的風叫臺風或颶風(太平洋地區叫臺風),摧毀力極大,陸地少見。
其實,在自然界,風力有時是會超過12級的。像強臺風中心的風力,或龍卷風的風力,都可能比12級大得多,只是12級以上的大風比較少見,一般就不具體規定級數了。
在天氣預報中,常聽到如“北風4到5級”之類的用語,此時所指的風力是平均風力;如聽到“陣風7級”之類的用語,其陣風是指風速忽大忽小的風,此時的風力是指最大時的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