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勞動節后面是什么節 過了五一勞動節之后是什么節日
五一勞動節過后的節日是五四青年節,時間在5月4日。
五四青年節源于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從5月1日開始,北京的學生紛紛罷課,組織演講、宣傳,隨后天津、上海、廣州,南京,杭州,武漢,濟南的學生、工人也給予支持。 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五四青年節是為紀念1919年5月4日中國學生愛國運動而設立的節日。為了使青年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光榮傳統,1939年,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五四青年節的年齡限制
日前團中央發布消息,由團中央建議,經國務院法制辦同意,“五四”青年節放假適用人群為14至28周歲的青年。五四青年節指的是14至28周歲的青年。
五四青年節有沒有假期
2008年4月,經國務院法制辦同意,“青年節”放假適用人群為14至28周歲的青年,3億多青年將于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
按照國務院公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但這一規定沒有明確放假適用人群的年齡上限。
此次進一步明確年齡上限后,將有3億多年齡在14至28周歲之間的青年可以依法在青年節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會對青年的關愛。
《辦法》指出,各部門和各用人單位應自覺遵守《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切實保障青年的休假權利。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現。
五四精神就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
五四青年節的意義
在1919年10月,總統舉行秋定祭孔,同時組織了四存學會,以“昌明”“周公孔子之學”為宗旨,1921年更修訂了《褒揚條例實施細則》,進一步強化封建禮教。梁啟超和梁漱溟則高唱中國文化優越論,反對學習西方的文化,反對中國革命派,同時抵制馬克思主義。而在五四運動中,反對中華道德思想文化的人士,推行了新文化運動,更提出“打倒孔家店”、“推倒貞節牌坊”等口號。五四運動進一步促進了反封建思想的發展,與尊重中華文化的復古思潮形成針鋒相對的局面。中國的語言文字政策的思想淵源大部分都來自于五四時期的西化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