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黃瓜是一種用途廣泛的蔬菜,不僅可以直接生吃、涼拌,而且可以做成各種菜肴,關鍵還能當面膜使用來敷臉。雖然名字叫黃瓜,但顏色是綠色的,那么,大家知道為什么黃瓜是綠色的?黃瓜搭配禁忌有哪些?接下去小編帶大家見識下吧,歡迎大家閱讀。
為什么黃瓜是綠色的
因為真正完全熟透的黃瓜顏色就是黃色的,甚至瓜瓤和種子也是黃色的。黃瓜中的葉綠素占比最大,但是到了成熟期后葉綠素逐漸被分解,則會呈現出黃色。
一開始黃瓜只是一種野生植物,被人類發現了它無毒、生長適應性強之后,就對它開始了漫長的馴化,逐漸改良口感和產量。而黃瓜傳入我國是在漢朝時期,出使西域的張騫帶回了大量的稀罕物,其中就有黃瓜的種子。
漢朝人種植之后,當時并不是叫它黃瓜,而是叫胡瓜,因為中原人稱塞外和西域人為胡人,然后這洋玩意就開始活躍在中華大地上了。
后來漢朝滅亡了,人們還是叫它胡瓜,直到后趙時期,當時的國君是塞外來的,也就是我們口中的胡人。他對中原人對他們的稱呼非常不滿,認為胡人就是野蠻之人的意思,感覺自己受到了鄙視,所以就下令把“胡”字列為禁忌,所有人都不能說,也不能用。于是胡瓜也就跟著遭了殃,不得不改了姓,從此正式有了黃瓜這個稱呼。
而黃瓜這個叫法,正是當時人們根據它的顏色來命名的,那么問題來了,難道在古代,黃瓜的顏色和現在的不一樣嗎,難道是期間發生了基因突變?
其實不然,接下來要劃重點了,我們日常所看到的黃瓜其實并未成熟,只是生瓜蛋子而已,不信請看看你所吃的黃瓜,種子是不是還沒有成型。真正完全熟透的黃瓜顏色就是黃色的,甚至瓜瓤和種子也是黃色的。沒想到吧,黃瓜還沒成年就被人們送到了你的餐桌上。
那么為什么不等黃瓜成熟了再去采摘呢,這就彰顯了人們的智慧。因為完全熟透的黃瓜,口感特別苦澀,果肉含水量大大降低,瓜子殼也非常硬,根本嚼不動,所以人們才更愿意去吃未成熟的綠色黃瓜。
黃瓜吃法有哪些
1、涼拌黃瓜
制作方法:涼拌黃瓜最好用刀拍,等它表面裂開后再將其切碎,這樣做,黃瓜的汁和碎渣不會亂濺。把黃瓜切碎后就可以用少量生抽、適量老陳醋、雞精、香油和蒜末制作調料汁了。如果想吃新鮮清爽的拌黃瓜,就在上菜的同時澆汁。如果想吃滋味重一些的,可以提前拌好,放置幾分鐘再吃,這么做滋味雖好,但是黃瓜的水分會損失一些。
2、蓑衣黃瓜
制作方法:做蓑衣黃瓜,最好選用大一些的黃瓜,從一端開始朝同一方向以45度的角度去切,每刀之間相距的距離越小,切出來的黃瓜就越柔軟;將朝天椒切絲,泡入冷水中;白芝麻在干炒鍋中用小火慢慢焙出黃色,盛出充分晾涼;小火加熱鍋中的油,依次放入花椒和朝天椒絲,微變色后立即盛出,制成麻香油;然后,在蓑衣黃瓜中調入香醋、白砂糖、鹽和麻香油各少許,攪拌均勻后放入冰箱中腌制1小時;食用時將黃瓜撕成小段,撒上白芝麻即可。這種方法做出來的蓑衣黃瓜不但口感上有嚼頭,在口味上也格外好。
3、黃瓜餡餃子
制作方法:做餡時,要將黃瓜擦成細絲略微切一下,擠出水,擠出的水不要扔掉,留在盆中備用。將兩個雞蛋加適量的鹽打散在油鍋中炒,一邊炒一邊搗碎,越碎越好,炒好后放涼。愛吃豐富餡料的還可以放一點豆腐。然后將放涼的雞蛋、豆腐與黃瓜絲加入五香粉、雞精、蔥姜末等,一起攪拌均勻待用。和面時把黃瓜水放進去,不但面會更加筋道,而且口味也更好。
黃瓜搭配禁忌
1、西紅柿
經常看到有人吃了一根黃瓜,再吃個西紅柿;或者飯桌上已經有了盤“西紅柿炒雞蛋”,再來盤“黃瓜炒肉”,這樣吃是不正確的。因為黃瓜里含有一種維生素C分解酶,會破壞其他蔬菜中的維生素C。西紅柿是典型的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如果二者一起食用,我們從西紅柿中攝取的維生素C,再被黃瓜中的分解酶破壞,根本就達不到補充營養的效果。
2、卷心菜
卷心菜就是其中的一種,因為兩者同吃會影響維生素C的吸收。
3、辣椒
黃瓜不能和辣椒一起吃。辣椒的維生素C含量豐富,每100克中約含198毫克。黃瓜中含維生素C分解酶,黃瓜生食此酶不失活性,若二者同食,則辣椒中的維生素C被破壞,降低了營養價值。
4、芹菜
黃瓜生食時如果與芹菜一起,兩者的維生素都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因而營養成分就會大大降低。
5、菜花
黃瓜與菜花相克,菜花中維生素C含量亦較豐富,每100克約含88毫克,若與黃瓜同食,菜花中的維生素C將被黃瓜中的維生素C分解酶破壞,故不宜配炒或同吃。
6、枇杷
黃瓜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與枇杷同食,枇杷中的維生素C會遭到破壞,失去了應有的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