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鴕鳥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鳥,也是現存最大的鳥。那么,鴕鳥真的會把頭藏進沙子里嗎?鴕鳥真會把頭埋進沙土里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鴕鳥真的會把頭藏進沙子里嗎
真的會把頭藏進沙子里。鴕鳥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把頭埋到沙子里,它天真的以為這樣危險就能過去,因為鴕鳥身體雖然大,但是頭小腦子不發達。所以才會有這么可笑的舉動。
鴕鳥的“埋頭”之謎?
之所以有許多人認為鴕鳥遇到危險會把頭埋在沙土里,與4個方面的原因有很大的關系:
第一:進食。鴕鳥雖然是雜食性鳥類,但其植物食物占比超過95%,但是在干旱的沙漠以及稀疏的草原上,植物性食物并不多,再加上植物性食物的能量較低,鴕鳥體型較大,所以它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覓食。根據科學家們的觀察和統計發現,一只成年鴕鳥一天要重復啄食的動作2000-4000次,而鴕鳥長長的脖子在啄食時,勢必會把頭貼近地面,從遠處看就像是把頭埋在了沙土里一樣。而且在如此高的頻率下,我們就會發現,鴕鳥總是把頭“埋在沙土里”,包括遇到危險時,所以才有了這個誤解。但其實,這只是鴕鳥在進食。
第二:輔助消化。眾所周知,鳥類沒有牙齒,它們無法咀嚼食物,所以大多數的鳥類會進食一些小的沙子或者石子來輔助消化。鴕鳥也不例外,它們也會進食沙子或者石子進入胃中幫助磨碎食物,理論與雞吃石子是一個道理。所以,如果是在沒有食物的場景內,看到鴕鳥把嘴插在沙土里,其實它們是在進食沙子。
第三:隱蔽。由于鴕鳥所處的環境很少有遮擋物,此時就容易被食肉動物盯上,因此,在非覓食時,鴕鳥就喜歡躺在地上,把頭也放到地面上,這樣的好處就是鴕鳥羽毛的顏色容易與環境色融為一體,從而形成保護色,不利于天敵的鎖定。而這個行為在一些人的眼中成了“鴕鳥遇到危險把頭埋起來,然后裝死”。其實這是鴕鳥的一種自我保護策略。
第四:孵化所需。鴕鳥與其他的鳥類一樣都是卵生動物,而且它們也需要自己孵化卵。通常在繁殖期,鴕鳥是雌雄輪流孵化卵的,白天孵化的工作通常交給雌性,晚上則交給雄性。但是在空曠的草原和沙漠中,各自高高的鴕鳥即使蹲下孵化卵也是極容易被發現的目標,因此,為了不讓天敵發現,在孵化時,它們通常會把頭放在地上,這樣能夠減少被天敵發現的風險。
其次,由于鴕鳥孵化卵的窩就是沙土,底下不像其他鳥類那樣有軟軟的草,所以在孵化時,卵的受熱不是很均勻,為了讓卵受熱均勻,成年的鴕鳥會間斷地用喙給卵翻一個面,這樣在我們看來就是把頭埋在沙土里了。
鴕鳥簡介
鴕鳥是非洲獨有的一種鳥類,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鳥類,它們主要分布在非洲干旱的沙漠以及稀疏草原之上。成年的鴕鳥有著平均2.3米的身高以及130公斤左右的體重。由于其體型大而且不會飛,所以在非洲,它是許多食肉動物理想的獵物,比如獅子、花豹、獵豹等等。
為了躲避天敵,鴕鳥開始了腿部的演化,逐漸變得粗壯的腿骨以及發達的肌肉覆蓋讓鴕鳥有了極快的奔跑速度(最高可達70公里每小時左右),這個速度已經足夠應付大多數大型食肉動物了(花豹的速度平均58公里每小時、獅子65公里每小時)。
鴕鳥屬于群居動物,它們的社會結構與獅子相似,都是一只雄性多只雌性組成的,與獅子不同的是鴕鳥是沒有領地意識的,它們過著“游牧”的生活。在食物的構成中,植物性食物占比最高,肉食(無脊椎動物以及小型的脊椎動物)占比較少。
雖然鴕鳥的翅膀已經高度退化,但是在繁殖期,雄性的翅膀可以用來求偶,而雌性的翅膀也可以給小鴕鳥遮蔽烈日。
因此,鴕鳥是一種不會飛、擅長奔跑的群居雜食性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