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大家都知道,行星有地內行星與地外行星。地外行星有木星、土星、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等等。那么,地外行星包括月球嗎?地外行星是包含月球嗎?接下去請大家收藏好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
地外行星包括月球嗎
地外行星不包括月球。因為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不算外星球,再說月球上面已經有了人類的月球基地。
月球是圍繞地球旋轉的球形天體,同時也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在漢語中被俗稱為月或月亮,古時又稱為太陰、玄兔、嬋娟、玉盤。
月球是太陽系中體積第五大的衛星,其平均半徑約為1737.10千米,相當于地球半徑的0.273倍;質量則接近7.342×1022千克,相當于地球的0.0123倍。月球的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44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月球正面大量分布著由暗色的火山噴出的玄武巖熔巖流充填的巨大撞擊坑,形成了廣闊的平原,稱為“月海”,實際上“月海”中一滴水也沒有。月海的外圍和月海之間夾雜著明亮的、古老的斜長巖高地和顯目的撞擊坑。它是天空中除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盡管它呈現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實際很暗,反射率僅略高于舊瀝青。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顯眼,再加上規律性的月相變化,自古以來就對人類文化如神話傳說、宗教信仰、哲學思想、歷法編制、文學藝術和風俗傳統等產生重大影響。
地外行星發現屢破紀錄
科學家在太陽系以外又發現了二十多顆行星的蹤影,其中包括迄今為止最為怪異的一些。天文學家對外介紹了迄今發現的質量最小的太陽系外行星――OGLE-2005-BLG-390Lb。它的質量約是地球的5.5倍,最有可能是覆蓋著冰的巖石球體,圍繞一顆距地球約21000光年遠的冰冷紅矮星旋轉。9月,另一顆新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HAT-P-1再次改寫了歷史紀錄。它是至今為止發現的體積最大、密度最小的行星,直徑大約是木星直徑的1.5倍左右。
更令人吃驚的是,HAT-P-1的質量只有木星的一半。由于密度比軟木還小,可以漂浮在水中。接著,天文學家又在10月發現了已知運行速度最快的行星――SWEEPS-10,它一年只有十個小時,表面溫度可能有3000華氏度。如果其母恒星(home star)溫度比它高,那么SWEEPS-10可能會被汽化。
地外行星和地內行星的區別是什么
1、不同的范圍:
地內行星是指太陽系中軌道位于地球軌道之內的行星。地外行星(superior planet)即太陽系內軌道在地球外的行星。
地外行星相對于太陽的動態位置變更在合--東方照--沖--西方照--合之間。除在合附近不可見,在其它位置均能被看到。
2、包括的行星不同:
地內行星有水星、金星。地外行星包含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遠日行星是指離太陽較遠,有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前兩者體積、質量介于上述兩類行星之間,主要由氮、碳、氧及其氫化物組成。冥王星體積、質量最小,密度介于上述兩類行星之間。
包括天王星和海王星(原來還包括冥王星,現在冥王星已不算在行星之內),較木星和土星離太陽更遠,其質量體積適中,平均密度適中,表面溫度最低,它們都是在望遠鏡發明以后才被發現的。
4、氣態巨行星(Gas Giant),又稱類木行星(Jovian planet),在木星之外的行星或巨行星,是不以巖石或其他固體為主要成分構成的大行星。木星和土星體積巨大,質量也大,但密度小,主要由氫、氦、氖等輕元素組成。
5、矮行星或稱“侏儒行星”,體積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恒星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近于圓球)形狀,沒有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同時不是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