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養魚是需要注意許多細節的,如養魚的水質、水位、水溫等沒注意好,魚就會可能死亡。有些養魚的朋友發現魚老是跳缸,所以想來了解一下,魚老是跳缸是什么原因?魚老跳缸是怎么回事?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魚老是跳缸是什么原因
1、缺氧,魚缸中的氧氣不足時,魚就會跳出水面來呼吸新鮮空氣,一不小心就容易跳出魚缸;
魚缸中的溶氧量充足是養魚的必要條件,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魚缸都要配增氧泵的原因,如果養魚的密度高,魚缸相對較小,水中的氧氣就會不充足,魚兒會爭先恐后地跳出水面來呼吸新鮮空氣,有些跳得偏了沒能落回魚缸,掉落到外面就會干死。
2、水質混濁,養魚時換水不勤,魚不適應混濁的水質,想逃離這片水域,從而跳缸;
不同的魚類對水質的要求不同,有些喜歡老水的魚,換水頻率不用太高,而喜歡清澈水質的魚,可能需要每一兩天換一部分水,如果換水不勤,它們就會覺得無法忍受,想要逃離魚缸,像在野外時逆流而上,找到更為清潔的水域。但一旦跳缸,等待它們的只有死亡。
3、受到驚嚇,不同的魚類混養,小型魚受到攻擊,或者是被人為動靜嚇到,也可能會跳缸。
大部分魚是比較膽小的,喜歡躲在水草、假山后面,特別是小型魚沒有自保能力,一旦被大魚攻擊,無法逃脫,就只能選擇跳缸。有些主人動靜太大,或者長期開啟魚缸燈,魚沒有晝夜之分,神經高度緊張,無法正常休息,越敏感就越容易受到驚嚇,也可能會跳缸。
魚跳缸的原因一般是以上三種,只要做好預防措施,就能適當降低魚跳缸的可能性。
養魚該從何入手
1、如果你想養魚,不要頭腦發熱,一上來直接去魚市買了兩條放到魚缸里,不要盲目的先買上各種魚缸和養魚設備。首先你應該多了解一下魚的種類;看一下自己喜歡什么種類的魚;可以去當地的水族館去看看,或者去搜一下;多了解一下關于魚的知識。比如養魚需要多大的魚缸,要用什么過濾,多少溫度合適。
養魚雖然是一種興趣,但是如果盲目的養魚,不僅浪費財力,也浪費精力。所以我們養魚前要做好一些準備,這樣早日養出我們喜歡的觀賞魚!
2、魚,也是一種寵物,我們想養它,就要給它生存所需的環境。比如魚缸,過濾器材,增氧泵,魚飼料……我認為剛開始養魚不要投入太多財力去準備設備。前期,我們就簡單買個魚缸,一些魚飼料這些比較簡單,成本較低的材料。
養魚的投入需要精打細算,畢竟你的養魚經驗不足,省得買了浪費了財力,還不中用,所以原則上能少買就少買,更不要盲目的購買太多!
3、想好了養什么魚,也準備好了設備,接下來就是開缸養水了,飼養前輩們早就有“養魚先養水”的經驗之談,這就說明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了魚正常的生長發育。因此,我們要注重水的質量,讓魚兒能生活在水質好的環境中。在家中,一般都用新水(自來水),盡管水看著十分清澈,但是與魚的生存環境相比相差很大,我們要進行養水。
養水,對于條件比較好的家庭,我們可以按照養水的步驟來,爆氧、24小時開過濾,加硝化細菌(非必須)等等;對于條件較差的,就如我一樣,可以用曬水法。曬水法通俗地說就是將自來水放在陽光下暴曬,這個方法不僅環保節能,還節省成本。至于時間,看我們各自的耐心了,少則三五天,多則一個月。
4、至于買魚,我們去魚市買魚時,應該向老魚友或是魚店老板多了解魚的情況。當然,老板有時也會坑你的,很多朋友第一次養魚的時候,就傻乎乎的問什么魚好養,然后完全按照魚店老板的推薦買,不僅買貴了,魚的質量還不怎么樣。
如果你感覺老板不誠實,就換一家去買,要問魚的進貨時間,觀察觀察魚的狀態,看看魚的腦袋、眼睛、尾巴是否有外傷,還有魚鱗是否有脫落的。撈魚是盡量選擇自己撈,撈一些比較靠下層水的,這樣的相對健康一些,養起來也比較省事。選魚不要嫌麻煩,養魚本來就是一件麻煩事,這樣一次做好以后麻煩就少了。
5、我們買回魚來,切記不要直接扔到水里。放到水里之前應該對魚進行過水,過水的方法看似繁瑣,其實是很簡單的,只是稍微有些麻煩。
首先,把買來的魚整個袋子放到水里,讓袋子里的水溫與魚缸中的水溫接近,大概半小時以后,向袋子中加入魚缸中的水,加大約袋子中的一半,讓買回來的魚適應魚缸中的水質,然后向袋子中撒點魚用殺菌鹽,幾分鐘以后撈出來放入魚缸,你的魚兒們就可以在魚缸內歡快的游了!過水是很關鍵的一步,不要忘了過水,不能心急!
6、接下來就是喂食和換水了。對于給魚喂食,在你準備魚的設備、飼料時,會不會覺得喂魚會更麻煩,會不會一天要喂好幾次。其實魚不怕餓,但是不經飽,如果一直喂,魚會一直吃,直到撐死都有可能。所以,家中手閑的小朋友要注意了,不要讓你的家人一直喂魚哦!
正常情況下,一天喂一次就可以了。喂魚的原則就是少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