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過后還熱嗎 過了處暑節氣以后還熱嗎
處暑過后還是熱的,因為時常有“秋老虎”侵襲。
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雖說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輕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剛剛感受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對于剛剛走出三伏,并且遭遇嚴重伏旱的地區,如果繼續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需要說的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后,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后了。在此期間,全國各地的暴雨總趨勢是減弱的。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秋老虎”的表現略有所不同,如華南的秋老虎要比長江流域的來得遲,一般推遲2-4個節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時間有長有短,半個月至二個月不等;有時秋老虎來了去,去了又回頭。“秋老虎”天氣,雖然氣溫較高,但總的來說空氣干燥,陽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熱,不至于熱得喘不過氣來。
不過,有些地區已經感受到秋天的涼意了。在冷高壓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氣,先是宣告了中國東北、華北、西北雨季的結束,率先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處暑期間,真正進入秋季的只是東北和西北地區。但每當冷空氣影響中國時,若空氣干燥,往往帶來刮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每每風雨過后,特別是下雨過后,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區,還有可能出現較大的降水過程。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雨后艷陽當空,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
處暑后防曬不可忘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天文專家提醒說,處暑后太陽的紫外線輻射指數較大,這個時候公眾不要因為天涼快了就忽視防曬,千萬不要被“秋老虎”傷了皮膚。
在戶外時間長了,肌膚容易出現紅腫、刺痛、水泡、脫皮等現象,這是遭受陽光毒曬而留下的紀念品。肌膚曬傷要趕快實施搶救,首先不再增加皮膚過度負擔,以舒緩、鎮定發紅發熱的皮膚為先,再使用溫和、無刺激的保養品,才能加速細胞修護、再生,緩和皮膚曬傷的癥狀。
若皮膚輕微發紅發燙,可用棉片蘸冰水敷足夠長的時間,直到皮膚恢復本來的顏色和溫度,然后就可以用溫和的潔面乳來做清潔,洗完后擦一些保濕水補充一下水分就行了。
若疼痛紅腫,就說明皮膚已經真正曬傷了,可先用冰水敷,還可以用天然蘆薈膠輕輕涂在皮膚上鎮靜消炎。
若起了疹子,說明皮膚已經曬過敏了,應該避免讓皮膚再次受到強烈陽光的傷害。若起了水泡就是更嚴重的曬傷,什么產品都不要用了,應該避免摩擦皮膚使水泡破裂,用冰水拍臉也要非常小心。
清潔皮膚后,除涂一些曬后修復化妝品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一些綠色植物、蔬菜和水果也是很好的修復品,下面就是一些簡單的曬后修復方法,也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黃瓜:皮膚曬傷后,可用黃瓜汁敷在疼痛的皮膚上10分鐘,清涼透入皮膚,疼痛自然消減。黃瓜汁水分豐富,包含的維他命C能增強皮膚的再生能力,既可補充皮膚失去的水分,又可治療脫皮現象。敷后身體要用水沖洗干凈。
蛋清:蛋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協助皮膚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