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立秋這天吃什么飯 北方人立秋桌上必備主食
東北,家里一般是吃餃子或者包子。大概與東北人豪爽的性格有關,我們習慣叫“搶秋膘”。我搶你碗里的一個餃子,秋天就能體格健壯,補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民諺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時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當日吃下。經過了苦夏,人們的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補償夏天的損失,北方人謂之“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東北立秋要吃黃瓜。
山東萊西地區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京津等地區立秋有“咬秋”的習俗。據說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津門雜記。歲時風俗》: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
立秋吃餃子的說法:
立秋吃餃子寓意為五谷豐登,伏天氣溫炎熱,就比如前兩周的持續高溫,多數人的食欲都會比較差,所以都吃不了什么,所以經過伏天之后人都會比較清瘦。
三伏天都是比較炎熱的,而立秋之后,三伏天也就快過完了,經過三伏天之后,多數人都會因為期間的一些食欲不振變得清瘦一些。
而中醫里面講,夏季因為天氣原因引起的食欲不振,最后導致身體清減的癥狀,是一種身體虧損的現象。
所以中醫里面會講究說,立秋之后人是需要進補一些的,當然是不需要吃中藥的,吃些家常食物就行,比如吃餃子。
因為在這個的時候山東的年紀大的人都是會有著很多五谷糧食的一個大碗然后直接是上香,而又是直接會在立秋之后,更加的會有著包餃子,而這些都是屬于到就是想要在立秋之后能夠讓農作物里更加多的收獲起來,更加的可以有著五谷豐登的美好寓意的。